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設計理念:
此文是由一篇讀書筆記而改編的文章,教學中,首先應讓學生理解文章大致寫作內容:書的來歷、主要內容、讀后感受這三部分。教學首先圍繞魯濱遜28年傳奇生活經歷展開,體會他聰明機智和堅強的毅力,然后在此基礎上發表見解,“我”讀了之后有怎樣的收獲,做出怎樣的決定。最后能理解這本書成為男孩子必讀的書的原因。領悟閱讀對成長的重要性。
同時能讓學生掌握讀書筆記的寫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3、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4、掌握寫作讀書筆記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前先學:
1、閱讀全文,讀準字音,理解生詞,有疑問的地方注意做記號。
2、閱讀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導入
1、喜歡讀書嗎?最喜愛哪些類別的書?
2、讀過《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嗎?
3、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讀書筆記改編的課文,齊讀課題。
4、對于題目:“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對哪個詞語感興趣?
必讀、男孩子
二、初讀課文,學習第一部分
1、學生自讀課文
思考:
(1)課文中的我是誰?這本書是如何得到的?
(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
(3)課文主要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學生讀課文。
3、集體交流,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1)我是吳緬,這本書是我爺爺傳給爸爸,爸爸又傳給我的。
(2)這本書是爺爺贈給爸爸,爸爸又贈給了“我”的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這是一本扉頁上寫有爺爺給爸爸的贈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和爸爸寫給“我”的贈言“學會生存”的書。
這是一本歷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有一段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
這是一本讓吳緬非常喜歡的書,給了吳緬啟迪和希望的書。
(3)課文主要寫了書的來歷、主要內容、給我啟迪三部分內容。
三、學習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本書是怎么來的?
2、書中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3、提生回答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魯濱遜漂流記》這部歷險小說究竟寫的是什么內容,讓我的家人要三代相傳?是什么內容讓“我”愛不釋手了呢?
提生回答:7至11節內容
2、要能在一座孤島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這些東西都是現成的嗎?魯濱遜是怎樣獲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七至十一節,畫出能夠體現魯濱遜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詞句,多讀幾遍。
3、匯報交流,理解魯濱遜的聰明機智與堅強毅力
(1)一開始魯濱遜以什么為生,他做了些什么?(做木筏、送食物、搭帳篷)
(2)這些食物非常有限,為了維持生活魯濱遜又做了些什么?
。ǚN植大麥、水稻,做面包、馴養山羊、養鸚鵡、做家具)――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