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學設計與反思
《船長》教學設計+過程反思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重點詞句、段落的賞析感受船長哈爾威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知道雨果嗎?(交流)這節課我們就來跟隨著這位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一起坐進他的《船長》。(齊讀課題)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我來聽寫幾個詞語,拿出聽寫本。
(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教學目標中指出: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課堂伊始進行細雨聽寫,即檢查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有了解了學生的掌握情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利于引導學生養成課前自覺預習課文,自主學習課文生字新詞的好習慣。)
投影出示某生聽寫本指名一生批改,同桌互改后檢查正確情況,齊讀詞語。
3、預習了課文,你知道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評價:語言簡潔、概括準確)
4我想,在整個事情的發生過程當中,有一個人物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哈爾威船長。哈爾威船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表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時檢查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有利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提高概括能力,鼓勵學生將自己對船長的初步認識表達出來,即訓練連了孩子的表達能力,更加樹立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人物形象)
5、交流:忠于職守(板書)等等。
6、文章中是怎么說的?誰來讀讀!
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①理解“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的意思。說說句中的“又”說明了什么?
(理解忠于職守、作人之道,檢查學生課前對詞語的理解情況,進一步樹立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②指導朗讀(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課標指出:訓練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描寫船長的句子,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認真體會哈爾威船長那高貴的品質。寫寫自己的感受。
(課程標準指出: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指導學生能夠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性格,品質,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并將自己的閱讀感受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
1、誰來交流,課文中第一次描寫船長的是哪兒?
指名讀,出示: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
2、這是船長在下達命令,從船長的命令中你讀出了幾層含義。
(主要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3、交流。船長在下達命令時的語氣怎樣?(大吼)
4、船長為什么要大吼?(情況緊急)(諾曼底號被瑪麗號剖開了個大口子,船上的人員非;靵y)
5、出示第一段:那些詞讓你感受的了情況的危急,場面的混亂?
交流,點紅。
6、齊讀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