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畢業班復習輔導句子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飽就不錯了,菜只有魚。
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省略號 …… 1、表示重復詞語或列舉的省略。
2、表示說話未完或余意示盡。
3、表示聲音斷斷續續。 古老的鐘嘶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著腳大聲喊:“咳!這么冷,小心你的腳……”
“我?”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
修辭復習指導
認識并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能讓我們把話說得更好,說得更準確、生動、鮮明,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
2、擬人擬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排成一串。這樣的句子可以加強語言的氣勢,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4、夸張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夸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
5、設問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
6、反問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
【建議】
1、緊密結合閱讀訓練,認識常用的的修辭手法。
2、結合作文訓練,提高學生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
3、開展相關的摘抄、品評佳句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水平。
【練一練1】
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⑴ 他在座談會上( )自己的意見。
⑵ 今天是( )。
⑶ ( )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⑷ 大家都積極地參加( )。
⑸ 1946年人們( )第一臺電了計算機。
⑹ 在黨的培養下,雷鋒成長為一個偉大的( )。
⑺ ( )真是熱鬧極了。
⑻ 我一屆亞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召開。
【練一練2】
⑴ 把下列句子改寫成反問句。
象桑娜那樣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贊揚。
為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強盛,我們應該努力學習。
少先隊員應該講文明,有禮貌。
⑵ 把下列句子改成陳述句。
人的“聰明”與“愚笨”,難道是天生的嗎?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實現四個現代化,難道不上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任務嗎?
⑶ 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學們交給我一項任務。
姐姐送給我一件最有意義的禮物。
陳醫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⑷ 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爺爺戰勝了妖魔。
螞蟻吃了一條大蟲。
濛濛細雨淋濕了人們的衣服。
⑸ 把下面句子改變人稱換個說法。
美麗的姑娘說:“我是智慧的女兒。”
一位臺灣同胞說,他是中國人,他愛中國。
小明高興地告訴媽媽,他在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雷鋒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