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
四、自己修改后,小組內互相交換,再次進行修改,并給修改后的習作寫出評價語
[評與思:評改作文是學生習作能力的一方面的體現。本次評改的重點是習作的想象角度和表達情感的方法,是否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這兩個具體要求進行評改,除了示范評改外,還應加強巡視,發現學生在自評、互評過程中做得比較好的應及時向學生反饋,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落到實處。]
回顧*拓展七
教學目標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總結和反思,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了解動物故事,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
課前準備: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容嗎?(學生簡單交流)
2.現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學生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學生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小組選擇其中的兩篇進行合作學習,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完成下表:
課題內容相同點內容不同點寫法相同點寫法不同點
(2)小組長將學習的結果進行總結,準備在全班匯報。
5.班內交流匯報
(1)名小組長將合作學習的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
(2)一名小組長匯報完畢,其他學生互相補充,發表看法。
(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6.教師總結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總結,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
一、日積月累
引入:
以前我們積累了一些古詩,今天咱們一起再積累一首古詩,它叫《馬詩》,我們要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1)學生自己試讀,讀準字音,讀熟詩句。
(2)指名讀全詩,正音。
(3)你認為這首詩該怎么讀?
(4)指名讀。
(5)這首詩中你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提出問題。
(6)交流一下對詩句的理解,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
(7)老師補充學生不理解的地方。
(8)學生自主背誦,小組內交流背誦的技巧,互相背誦。
(9)學生背誦展示。
二、教學課外書屋
1.老師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
3.如果有學生已經看過,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內容和感受,
4.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5.拓展閱讀:《動物來自好人這一邊》、《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6.交流閱讀體會。
7.老師向學生推薦動物文學書目。
(1)中國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狼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