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復習資料(蘇教版)
10、知識集錦
11、形容忘我工作的成語:廢寢忘食 夜以繼日 孜孜不倦 嘔心瀝血 通宵達旦 堅持不懈 鍥而不舍 勤勤懇懇
12、和勤奮學習有關(guān)的成語故事:牛角掛書 鑿壁借光 囊螢映雪 聞雞起舞
4、古詩兩首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后驚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一句準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2)杜甫被譽為“詩圣”,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3)全詩體現(xiàn)了一個“喜”字,從“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卻看妻子愁何在”等詞句可以體會到詩人因聽到大唐軍隊收復失地而欣喜。
2、《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tǒng)一祖國的無比渴望。
(1)愛國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背誦全詩及詩意。
4、帶點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隨意胡亂。△ 漫卷:隨意地卷起來。指高興得不能讀書了。 △青春:明麗的春天 ◇示:告訴 ◇元:同“原”,本來。◇萬事空:什么事情都沒有了。◇但:只。 ◇王師:這里指南宋軍隊。◇九州:指中原。◇同:全國統(tǒng)一。◇定:平定,收復。◇:家祭:祭祀祖先。◇:無: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親。
5、這兩首詩的相同點:均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不同點:第一首是通過“喜”來表達的,寫作者聽到祖國重歸統(tǒng)一的喜訊后失地收復的消息后極度喜悅和急還鄉(xiāng)的心情;而《示兒》是通過“悲”來表達的,寫作者臨終前的牽掛,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沒有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新 課 標第 一 網(wǎng)
6、近義詞:喜—樂 還—回
7、反義詞:外—里 喜—悲 空—實 死—活
8、知識集錦:
9、愛國的成語; 憂國奉公 赤心報國 碧血丹心 忠心耿耿 為國盡忠 名垂青史 萬古流芳
練習1
1、《愛我中華》這首詩是著名詞作家喬羽為第4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所寫的會歌,這支歌真切地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愛我中華”的思想感情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建設(shè)偉大祖國的豪情。
2、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共56個民族,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shù)民族,
如蒙古族(那達慕)、回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經(jīng)節(jié))、藏族(沐浴節(jié))、維吾爾族(內(nèi)孜節(jié)、庫爾班節(jié))、苗族(龍船節(jié))、彝族(火把節(jié))、壯族(三月三)、傣族(潑水節(jié))、滿族、朝鮮族、侗族(斗牛節(jié))
5、負荊請罪
1、《負荊請罪》是歷史小話劇,課文是根據(jù)歷史故事將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編的。劇本共分為兩幕;第一幕側(cè)重寫的人物是藺相如,第二部分側(cè)重寫的人物是廉頗。劇本開頭先寫明時間、地點和人物。 “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背著荊條去請罪,現(xiàn)表示愿意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