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畫
教學要求:
1.認識“斟、酌、怔、敝、宗“等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樣爭畫的,從中感悟他們高尚的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特征。
教學重點:
基本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三人爭畫中體現的共同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收集三位名人的資料、帶字典。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偉大領袖毛主席和杰出詩人郭沫若、著名畫家齊白石之間曾發生過的一個動人故事嗎?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個故事。(板書:爭畫)
二、教師提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
四、小組討論自學情況。
五、集體匯報交流。
1.請幾個同學輪流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裝裱: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匠心獨運: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3.課文講了這樣的故事:齊白石老人為了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與熱愛,刻了兩枚印章,用一張廢畫包裝好送給主席。毛主席精心裝裱廢畫讓齊白石感到不安。毛主席和郭沫若在宴席間對這幅畫連連贊賞并幽默地爭這幅畫。最后二位才人在畫上題詩贈白石,白石收起這件珍品,喜不自勝,視若瑰寶。
六、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1)三位老人真的要爭這幅畫嗎?你對三位老人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畫出你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討論以上思考題。
3.集體交流。
(1)三位老人不是真的要爭這幅畫。而是在幽默的交談中體現出毛主席對這幅畫的熱愛,齊白石對毛主席的尊敬和愛戴。
(2)從爭畫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熱愛藝術,關心藝術家。同時還領會到詩人郭沫若的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畫家齊白石對領袖無比崇敬愛戴,對藝術精益求精,有高超的造詣。
(3)交流同學們喜歡的語句。
七、指導朗讀課文。
八、總結。
課文通過對領袖與詩人、畫家日常交往中一件普普通通的爭畫一事的描寫,表現了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友誼,歌頌了領袖毛澤東平易近人,尊重藝術和對藝術家的關懷,也表達了齊白石老人對領袖的崇敬和愛戴。
板書設計:
爭畫
毛澤東
爭畫 郭沫若
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