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一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一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7
課文簡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了一個有關玄奘于成名前,在師父的指導下,堅持在高僧濟濟的法門寺苦心潛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的幫事。說明“一個人的成才是離開社會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本文結構簡單。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玄奘遠離森林;第二部分寫玄奘在師父的指導下,決心留下法門寺。第三部分,玄奘終成名僧,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描寫和議論中揣摩所包含的意思。
2、 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通過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
3、 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 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描寫和議論中揣摩所包含的意思。
2、 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通過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
3、 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小黑板
教學理念:
本文是一個傳說,又是一個故事,作者通過這個小故事說明的一個含義深刻的道理。所以,我先讓學生講故事,再由問題引領,帶任務學習。從中體會作者借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再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悟到一個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學程序:
一、生活常識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誰能告訴我《西游記》的主人公是誰?那在這些人中,有一位鍥而不舍的取經人是誰?唐僧的生活原形人物就是玄奘。本文講的就是他在成名前是否留在法門寺的一個故事。想聽嗎?板書課題:生命的林子。
二、整體感知,講述故事。
1、 學生自由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書上作批注,為稍后的講故事做好準備。
2、 個別學生生動的講故事。
三、讀文、悟意。
1、 問題引領,出示小黑板:
(1)玄奘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
(2)玄奘最后為什么又留了下來?
(3)老方丈用的什么方法?
(4)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5)你最欣賞課文的哪些語句?
2、 自學。在書上作批注。
3、 交流收獲。
(1)玄奘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①法門寺“香客如流”,“法事應酬太繁”,難得“靜思養神,潛心修身”。②“感到自己雖青燈黃卷苦苦習經多年,談經論道卻是遠不如寺里的許多僧人。”他想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靜心學習,盡快成才。
(2)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不是很草率的?你從哪能詞可以看出來。我們把這個句子帶著感情讀讀,好嗎?
(3)玄奘最后為什么又留了下來?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個別學生讀第8自然段。)
(4)老方丈用的什么方法?在第幾自然段?(個別學生讀第5、6、7自然段,其余同學思考兩個問題: ①老方丈問玄奘愿做燭火還是太陽的用意在哪兒?②老方丈是怎么勸說的?
(5)在這兒老方丈的用的方法是什么?(作比較,打比方)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齊讀最后一段。(一個人的成才是離開社會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人由此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請批在書上。
(6)為什么離不開社會?(競爭!)你又想到哪句格言警句?請批書上。
(7)練習用打比方說明一種道理的方法說話。
三、感情朗讀,總結全文。
1、 有感地朗讀全文。
(1)說說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你認為讀好本文的重點是哪些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