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讀詩歌內容,了解紅軍北上抗日飛奪瀘定橋的事跡,體會作者對紅軍的贊頌.
2,使學生體會詩的韻味,練習有感情朗讀,并背誦喜歡的段落.
3,使學生體會紅軍英雄的事跡與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緬懷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使學生感受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把遺跡的過去和今天聯系起來的寫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第二小節,了解紅軍北上抗日飛奪瀘定橋的事跡,體會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了解紅軍時期的時代背景,體會作者對紅軍的贊頌.
教學準備:查找瀘定橋的資料,閱讀《七律·長征》和《飛奪瀘定橋》等文章,了解紅軍北上抗日的事跡.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我站在鐵索橋上》歌曲,請學生欣賞.
這首歌曲中作者寫的是什么地方 你了解瀘定橋嗎 學生介紹自己查找的有關瀘定橋的資料.
教師出示瀘定橋的圖片,并簡單介紹:這就是瀘定橋,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是四川內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1705年.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至此,把守這里的敵將橋板抽掉,并在橋東頭構筑工事封鎖橋面.左路軍的先頭團----紅四團組織強攻,22名紅軍戰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攀著鐵索匍匐前進,奪取了瀘定橋,使全軍勝利地通過.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可以帶領學生回憶課文《飛奪瀘定橋》)
2,今天我們學習顧工的《我站在鐵索橋上》.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
1,小聲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指名讀,一人一小節.
3,齊讀.
三,理解體會:
1,站在鐵索橋上,作者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橋身搖晃,頭上云霧,腳下白浪"體會瀘定橋的艱險與美麗.
2,過渡:看到這樣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
(1)學生讀有關的詩句.
(2)你了解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嗎 簡要地講給大家聽.
指名講述故事.
師: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在《七律·長征》中提到了這次重要的戰斗,其中的"大渡橋橫鐵索寒"就是描述了這次事關紅軍命運的關鍵戰斗.
(3)作者為什么稱紅軍戰士為"英雄"
①學生可以聯系自己查閱的資料中當時的危險的形勢來談.
②學生可以抓住課文中的"強渡,攀關著鐵索,冒著彈雨,沖破火網"來談.
③還可以從戰斗結束紅軍僅僅付出了三人傷亡的代價就取得了這次重要戰斗勝利來談.
(4)小結:站在鐵索橋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紅軍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5)練習有感情朗讀.
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能讀出作者表達的感情.
3,過渡:今天,當年紅軍們戰斗的地方變成了什么樣子 讓我們學習第三小節.
從哪些地方看出現在這里很美麗
(對比的寫法,戰斗的樓房成學習的課堂;梨花開放,鮮花撒地上)
這樣美好的環境,這樣幸福的生活,是怎樣來的
(革命先輩為了讓我們中國人挺直腰桿,不受欺侮而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吃草根……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結:想到這些,作者心潮洶涌激蕩."洶涌激蕩"在這里什么意思
4,學習第四小節:
作者要高聲歌唱,他可能歌唱什么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設美好家園的勤勞的人民.)
四,朗讀背誦:
1,練習有感情朗讀.
2,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看誰背得快.
五,討論寫法:
這首詩歌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