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夜晚的實驗 教案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 復述全文,內化課文語言。
2、 初步認識“超聲波”,了解“仿生學”。
教具準備:
圖表一份 小黑板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導入。1、 斯帕拉捷是怎樣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的?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詳細地復述。2、 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要注意觀察,對一些現象進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3、 過渡:斯帕拉捷的實驗有什么重大意義呢?二、精讀第三段。1、 自由讀第三段,概括回答。2、 指名讀第7自然段。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說說句中引號的用法。(視線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體。通常耳朵只會聽到聲音,而蝙蝠卻能像聽到聲音一樣“聽”到前方的物體)3、 引讀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1)作圖揭示其中奧妙。(2)把自己對“超聲波”的認識用一句話表達出來。(“超聲波”)蝙蝠的(喉嚨) 物蝙蝠的(耳朵) 體(“超聲波”)4、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說說讀懂了什么。(實驗造福了人類)5、交流:讀了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啟發?(科學家前赴后繼地進行科學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也應當努力學習,勤于鉆研,立志造福人類。)6、 復述第三段。三、總結課文,復述全文。1、 課文記敘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的經過,告訴我們,正是這次實驗,引起科學家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它帶來的巨大恩惠。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在思想上受到啟發的同時,在寫法上肯定也有不少的收獲。誰想說說?2、 自由練習復述全文。
四、板書設計:
7 夜晚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