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四 海的女兒
[課文說明]
課文節選自安徒生同名童話《海的女兒》,講的是海王的宮殿里,小小的海公主渴望人間的生活。在她十五歲時,她終于獲許浮到海面上去。她輕盈得像一個水泡,冒出了水面。那天,正是王子的生日,晚上,在一艘大船上,王子的生日慶典正在熱烈地進行著。后來,可怕的大風暴來了,桅桿被折斷,船體裂開,王子落入水中。正在危急關頭,海公主不顧危險,游到他的身邊,把他的頭托出水面,讓浪濤載著他們一起漂流。天明時,她終于把王子送到岸邊的沙灘上。
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海公主就是我們常說的美人魚。她美好的心靈打動著每一個讀者。她已經成為世代相傳的不朽的藝術形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大意,體會海公主對人間美好生活的熱愛以及美好的心靈。
[教學建議]
1.課前準備
本文故事生動,語言通俗易懂。學生對安徒生的童話并不陌生,可以提前布置學生讀一讀安徒生的童話,并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
2.課文引入
本課的教學可以由安徒生的童話交流入手,也可以由美人魚的圖片介紹入手,讓學生在對安徒生童話的回顧中或者對美人魚圖片的欣賞中發生閱讀興趣。
3.課文品讀
這是一篇選讀課文,字面意思比較淺顯。學生閱讀一般沒有什么障礙。可以讓學生自由閱讀,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通過聯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書等方式理解詞語,并標記優美的詞句,讓學生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讀后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4.拓展延伸
學生讀完課文后,他們對美人魚與王子之間的故事會產生興趣,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海的女兒》原著,以擴大閱讀面,還可以召開讀書匯報會,交流閱讀體會,以培養他們課外閱讀的習慣與能力。
[參考資料]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他生于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只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于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9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畢業后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此后數年,每年圣誕節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后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癥才逐漸擱筆。安徒生終生未成家,1875年8月4日病逝。近40年間,共計寫了童話168篇。代表作品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兒》《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