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我愛的中國》教學設計
6、請學生談談。
二、理清文脈
1.思考:談到這里,根據你的理解,文章可以分幾個部分?你的依據是什么?(請學生找出課文中出現最多次數的句子。)
2.分小組合作討論。
3、反饋,鼓勵多種意見。如按內容分、按船的位置分、按課后習題分等。(在這一過程中把重點放在討論課文中的“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
三、作業鞏固
作業本1、2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一句三次出現,分別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研讀課文
明確:在課文當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了三次,是哪一句話?(我覺得應該把這個問題的討論放到第一課時比較好。因為學生一接觸這篇課文首先有感覺的也許是這個句子出現的最多。)
設問:“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這句話共出現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達著怎樣的思想感情,讓我們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細讀
1、思考三個問題:
(1)船漸漸離岸了,看著送別的親友,我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船慢慢駛出港口,我看到了哪些景物?這時感情有什么變化?
(3)我不忍離開中國,為什么又要離開?我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
2、分析二個句子:
(1)我不忍離了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個大時代中放棄自己應做的工作而去。
結合課文說說“大時代”是指怎樣的時代?“我”應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2)我這樣不負責任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
你認為“我”是不是不負責任?是不是罪人?為什么?
既然“我”不是不負責任的,不是罪人,“我”為什么還這樣說呢?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有關句段。
4、這篇課文三次出現“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每次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全文強烈抒發了什么思想感情?
帶著這種感情讀課題。(分別讀一讀這個句子:它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所表達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朗讀的語氣也有所不同。)
二、作業鞏固
作業本3、4、5、6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感受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5—9自然段。
3、課外拓展閱讀
教學過程:
一、感悟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學到這里,你又有了怎樣的感受?
3、根據課文內容,用“即使……也”、“寧可……也不”、“只要……就”寫三句話或連起來寫一段話。
4、片斷交流。
5、用自己熟練的方法背誦課文有關段落,注意把握情感。
6、背誦檢查。
二、拓展
閱讀《再別康橋》,體會另一種惜別情。(有時間可以讓學生開展一個朗誦會。)
板書
別了,我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