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第14課《安塞腰鼓》表格式教案
課題:安塞腰鼓 時間:2011年10月8日 課時 1 主備教師 張東東 重點與難點 感知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場面,通過朗讀表達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茂騰騰、驟雨的詞義。 3、感知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場面,通過朗讀表達贊美之情。 課前準備 投影、錄像 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及達成情況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承載著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奏演繹著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贊歌! 1、教師范讀課文。 (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并多讓學生朗讀。) 2、“好一個的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幾次?他反復出現在文中的四個地方,自己讀讀。感覺一樣嗎?為什么? (1)交流第一個“好”:好體現在火熱的舞蹈場面。(出示相關文字)哪些詞句在激情地燃燒?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比喻、排比的氣勢,體會到用詞的精彩。 (2)交流第一個“好”:好體現在鼓聲的巨大力量。(出示相關文字)哪些詞給你強烈的震撼?點出“隆隆、隆隆、隆隆”,體會作者強烈的情感,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激情。 (3)交流第一個“好”:好體現在茂騰騰的后生上。(出示相關文字)這是怎樣的后生?面對這一群西北漢子,帶給你怎樣的搏擊?引導學生品味關鍵詞、句,體會生命的存在和強盛。 (4)交流第一個“好”:好體現在變幻的舞姿上。(出示相關文字)加強朗讀,體會情感的澎湃。 4、小結:安塞腰鼓,它場面壯闊,鼓聲沉重,動作有力,高潮迭起,確實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飆。從根本上說,安塞腰鼓好在它“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這股勁,讓我們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因此它是“生命之勁”(板書)。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樣的有“勁”,作家描繪它的語言帶“勁”嗎?這“勁”是大量運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帶來的? 2、組織交流排比句。 1、熟練朗讀課文,并試背相關段落。 2、了解家鄉的民間藝術。 1、欣賞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氣勢和鏗鏘激越。 2、請學生談一談觀感,可以從聲響、畫面等方面談。 1、請根據文中描述,對安塞腰鼓進行概述、評價。 好一個 的安塞腰鼓!(空缺處可填詞、短語、句子) 2、仔細讀這一部分的內容,找出每一次出現“好一個安塞腰鼓”時,“好”在哪兒? 3、個人自主學習后,進行交流。 (投影“安塞腰鼓之勁”資料: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老師讀前半句,同學們齊讀每句的最后兩個字,要讀出“勁”來! 1、請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根據所在的位置看它們可以分為幾個類別。每一類中挑出你最喜歡的語句仔細品味,準備讀給大家聽,并簡要說說它好在哪里。 氣勢磅礴的安塞腰鼓的錄像讓學生直接了解、感受了安塞腰鼓獨特的魅力及這片土地上人的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點,給學生極大的震撼。 課文寫得很美,是朗讀訓練的好材料,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所以課堂上花了好多時間指導學生朗讀,感覺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