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
共由復習導入——明確任務——交流展示——整合提升——讀寫結(jié)合五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一)復習導入
第一課時,學生們通過朗讀,通過學習,對天游峰的掃路人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讓他們溫故知新,為學習本節(jié)課做好鋪墊,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也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并且自然過渡到明確任務環(huán)節(jié)。
(二)明確任務
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學生課前預習的內(nèi)容。現(xiàn)在重新提出來是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本節(jié)課應該完成的具體目標,它是落實教學重點的主要途徑。
(三)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自我完善——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學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預習任務,做好在小組中交流的準備。隨后小組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由于處在農(nóng)村,膽子還是比較小,也不夠自信,小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展示,通過小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善,增強自信心,為全班展示打好基礎。同時,對于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可以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集體探究進行解決。)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們進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我做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力求給更多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并且隨機進行引導和點撥,落實教學重點。
我估計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會填出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熱情好客、樸實、健康、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等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每一個觀點,只要能從文中找出句子,談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讀下來,我都引導學生對他們進行肯定與贊揚。同時有機的進行整合并落實語言文字訓練,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想象天游峰的高與險;去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落實教學重點。
如填(樂觀)的掃路人,孩子們會展示朗讀這一段話——:“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我適時問:“老人累嗎?”
孩子們即時答出:“累。因為他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聯(lián)系上文,天游峰有九百多級,而他每天要掃一千八百多級,怎么會不累呢?”
還有的學生會說:“不累。雖然他每天要掃一千八百多級,但他認為掃路當成是欣賞風景,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樂觀。”
然后,我出示天游峰高與險的句子:“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以前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讀完后,我這樣問:“天游峰高嗎?究竟有多高?”
學生回答:“天游峰有九百多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