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精選12篇)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1
徐辛夷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三、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然后組織大家討論。
1.第一段,課文用“革命”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用“為著解放人民的”“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任務。第三句話指出張思德同志生前參加了革命隊伍,而且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什么不同。”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總(起)分(述)關系。這樣說可以啟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義,從而充分肯定張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績。
3.第三段共六句話,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連接的三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加強了語言的力量,突出強調了“我們這個隊伍”堅持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層。第一層指出“我們這個隊伍”現時的任務:要團結全國大多數人民,去爭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層和第三層指出怎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努力奮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5.第五段在講演結束時仍回到追悼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緊扣講話中心,又進一步表達了對張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檢查并幫助學生對討論中著重分析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2
徐辛夷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3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稙槿嗣穹⻊铡愤@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三、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然后組織大家討論。
1.第一段,課文用“革命”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用“為著解放人民的”“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任務。第三句話指出張思德同志生前參加了革命隊伍,而且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什么不同!边@一句跟下面三句是總(起)分(述)關系。這樣說可以啟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義,從而充分肯定張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績。
3.第三段共六句話,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連接的三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加強了語言的力量,突出強調了“我們這個隊伍”堅持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層。第一層指出“我們這個隊伍”現時的任務:要團結全國大多數人民,去爭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層和第三層指出怎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努力奮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5.第五段在講演結束時仍回到追悼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緊扣講話中心,又進一步表達了對張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檢查并幫助學生對討論中著重分析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4
《為人民服務》教學雜談
【廣東省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S 茳】
〖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點滴談·審題悟意,滲透德育教育〗
《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從課題看就有著很強的德育教育意識,抓課題悟文意。讓學生了解張思德同志的故事,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备形蛭谋竞x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受到這樣的教育:“為人民服務”是從小事、身邊的事做起,我們小學生也可以做到,而且能做好,從而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
《為人民服務》教學談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雙新小學 黃 賢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讀課文,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如何將老課文上出新意,如何在這篇課文中深入地挖掘出課文的內涵,這些都是我們重新拿起這篇課文時所思索的問題。
《為人民服務》全文很短,只有五六百字,但內容非常豐富、深刻。全文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依次講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為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悼念為人民而死的人以團結全體人民等多方面的問題,思路十分清楚。通過自己的反復誦讀,覺得這篇課文實際上講了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的問題,是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的極好教材。
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了知識、情感、能力三個目標:
1、通過學習,讓形式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中“固”、“或”的意思。了解“固”的古義與今義的區別。
2、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樣的死是輕于鴻毛。
3、讓學生知道普通人應怎樣為人民服務,培養形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與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以上4點都是。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普通人應怎樣為人民服務。
這篇議論文說理性很強,不太符合現在學生的口味,應怎樣上呢?設計前我作了調查,百分之八十的同學不喜歡這篇課文,覺得它枯燥無趣。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并真正地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培養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呢?我設計了如下環節。
說:首先我直接導入,復習舊知識,回憶每一段都講了什么,全文主要圍繞什么來寫的后,讓學生說說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引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隨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固”、“或”字和句子的意思。
談:學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古人把死與泰山和鴻毛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理解什么樣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樣的死是輕于鴻毛。課件出示死重于泰山和死輕于鴻毛的人物圖片。(死重于泰山的有毛澤東、諾貝爾等名人、偉人;死輕于鴻毛的有希特勒、拉登恐怖分子等)緊接著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人物及事跡。讓學生了解死重于泰山和死輕于鴻毛的人物,豐富學生的積累,知道這些名人、偉人為我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問:課件中閃現的都是一些名人、偉人,學生肯定也會說出一些名人、偉人的名字,那普通人能否為人民服務呢?我講述李素麗、徐虎、張思德同志的事跡,讓學生理解他們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人民服務,請學生想一想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也在為人民服務呢。
練:通過句式練習:為人民服務,_________把學習這篇課文的感受說出來。讓學生理解為人民服務不分大小事,不分時間,不分年齡等
讀:學生用最喜歡的方式讀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并試著背誦,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5
下面是《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參考!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一)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全文闡述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文章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中心,進行了兩個方面的論述。
學生對課文的背景了解過少,而且這是學生初次接觸議論文,文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對學生來說,是無趣的,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只有激發學生“我想學”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起引導的作用,與其枯燥地講解,不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讀。
于是,我確定的目標是讓學生有明確目的地讀書!那么學完這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背誦課文!這是一篇議論文,學生必須理解了課文內容才能輕松背課文。
早自習的時候我讓學生預習課文,讓學生嘗試背誦。上課的時候,我問學生:“你們會背了嗎?”孩子們面面相覷,面露難色。然后我說:“同學們,別緊張也別害怕,為什么這課不能容易地背誦出來呢?因為這課同學們還沒理解。這是老師的問題,不是你們的過失。在今天的兩堂課里,我將引導你們理解課文內容,并保證只要你們認真聽講,努力思考,兩堂課下來,個個都能流利地背誦課文!”
這時,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
《為人民服務》的教學反思(二)
教學中我主要圍繞課后的問題展開了教學,學生能回答的問題讓孩子們回答。比如“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边@幾句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首先要讓學生懂得這幾句話分別說的是什么意思,其次還要讓學生知道句與句之間是怎么樣連起來的。教學的時候,我先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讀,自己領悟每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并不難。我把每句話的意思都簡要板書在黑板上。句與句之間是如何連起來的對學生來說就難了。于是我讓學生看看板書,說說從每句話的意思中看出了什么?聰明的學生馬上說了,感覺一句比一句深入,說得具體明白!于是我抓住學生說的越來越深這句話,告訴學生,一句比一句深,句與句之間就是遞進的關系,每個句子之間就是這樣連起來的!這樣,學生就理解了“遞進”。接著,我讓學生再次小聲朗讀這四個句子,還有沒有什么疑問。最后,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再讀四句話,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背出來。短短的幾分鐘內,人人過關!
這課的教學,我感覺的用的是“剝筍”的方法,一層一層剝開,讓學生見證驚喜見證奇跡。兩堂課的教學,學生并沒有生出厭倦的情緒。
備課不僅僅重要的是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預測學生!
《為人民服務》的教學反思(三)
一轉眼,從教近五年了,公開課也做了不少。對于公開課,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種新理念的嘗試,一種理想的追求,一種藝術的雕刻……是陽春白雪,是冰山雪蓮,是孔雀展屏。然而,當教研員讓我在“區際交流 和諧共進”沈河、和平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上執教《為人民服務》一課時,我著實感到困惑了。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這篇講演著重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梢哉f這是一篇典范的演講詞。可是我一直在想:這篇課文學生能喜歡嗎?教材為什么要選這篇課文?時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學生是否完全接受?況且,本文的第四、五兩段似乎與前面幾段論述的不是一個問題,分析起來有一定難度。這樣一篇課文,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我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經過對教材、學生等反復的思考與沉淀,我把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為一節演講課:讓學生感知演講詞針對性、啟發性、感染性的三個特點,從而能夠進行簡短的即興演講。針對教學目標,我預設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通過分析演講詞的結構、語言,緊緊抓住嚴密、準確、有表現力這幾個詞語來體會演講詞的特點,從而掌握演講的基本技巧。
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們熱情的反應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這更多應該源于他們對于演講這一的喜愛,這篇課文完全成為學生們學習演講詞的一個載體,因此,他們樂于朗讀、品味、分析、總結,并把學到的知識在即興演講中加以運用。
回顧這一節課,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讓語文課語文味兒十足
總以為只有古典詩歌教學過程中意境的渲染能夠讓語文課語文味十足,其實不然,語文應是聽說讀寫的結合,要讓一堂課更具有語文氣息,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還應該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讓語文課“實用”起來
語文課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鑒賞的能力、表達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面臨現代社會中交際越來越重要的現實,讓語文“實用”起來。
(三)讓學生思維動起來
有時候,一些課堂熱熱鬧鬧,師生和諧愉快,可是教學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學生并沒有認真深入的思考,因此語文能力提高比較緩慢;我們應該選擇恰當的教學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真正的動起來。
(四)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
我們學習、領悟課改的新理念,我們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注新課改的實踐,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與尷尬。忽視語文教學特點而過分追求新形式,會讓我們的課堂走入誤區。如何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帶給學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語文課,我們究竟應該帶給學生什么?應該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徹底、鴻毛、送葬”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了解演講稿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掌握圍繞主要觀點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課
1.知作者:同學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毛澤東)。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第一任,同學們對他了解多少?(教師相機引導,初知毛澤東。)
2.析課題:這篇課文是一篇演講稿,是毛澤東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做的演講?(學生自由閱讀“資料袋”后回答。)
3.究主人公:據你們了解,張思德是一個怎樣的人,會令毛澤東如此敬重?(可以用課件播放相關資料,教師隨機引導并補充。)
4.明背景:抗日戰爭后期的延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中。毛澤東的勤務兵張思德為人憨厚樸實,工作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而默默地奉獻。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他不幸犧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會上深情地說:“我們的隊伍里到處是這樣的人,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注意不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可正是這些人支撐了我們的事業。”毛主席的這篇講演發表時以《為人民服務》為題,這篇文章也成為共產黨人行為準則和毛澤東思想的具體體現,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這段歷史和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知作者→析課題→究主人公→明背景”四個教學環節層層剝筍,環環緊扣,一則展示預習情況,增加課堂信息量;二則鏈接相關知識,使學生在學習前就對這篇看似“平鋪”的文章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這是整合處理教材的一個奠基環節,需要的時候教師要敢于“講”,力爭“點石成金”。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讀通課文:指定6位同學逐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價、訂正。要求:達到演講的第一步──聲音洪亮、字正腔圓,有一定的語氣變化。
2.學會字詞:可以采用毛遂自薦的方式上講臺帶領大家學習。
①生字:鴻、鼎、旺、炊。
(可以點4名同學上臺板寫并組詞,其他同學觀察筆順、字形是否正確,尤其是“鼎”字,共12畫,第6畫為重點。注意讀準字音:悼dào 炊chuī 受難nàn 送葬zàng)
、谠~語:固、鴻毛、法西斯、精兵簡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可以采用互問互答、替換詞語、舉例子、造句等方式來理解。)
設計意圖:讀通課文,掃清字詞障礙,這是一個比較單調且往往被老師輕視的環節,這樣設計,以期讓每個學生扎實有效地讀書、寫字、積累好詞。
三、再讀,梳理文絡
1.默讀,用“~~”畫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概括出小標題批注在課本上。(可以放一段輕音樂)
2.交流找出來的中心句,適當修改后,讓學生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筆畫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標題予以批注,旨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篇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寫了五層意思,每一段又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論述,列提綱既符合“把厚書讀薄”的理念,又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概括能力。
四、復述課文
1.依據黑板上的提綱,同桌之間復述課文。
2.師生集體復述課文。設計意圖:這是一個傳統但卻很有效的環節,放在課堂結尾,既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又能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使課堂回歸到課文的整體。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1.同學們,《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著名演講。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2.將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概括,并板書。
(黨的宗旨──死的意義──是非標準──具體做法──形成制度)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提問不浮、不泛,緊扣文本,既檢查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又使他們注意力回歸,無需過多組織課堂,便使學生進入到思考狀態。
二、自主選段學習
1.要求:
①弄懂段落中的知識點,如句子之間的關系、表達方面的特色及相關的知識信息等等。
②能帶上表情和動作把本段演講出來。(最好脫稿)
、蹍⒖急径蔚谋磉_方式,仿寫精彩片段。
2.學習方式:先默讀再自由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選擇段落,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在讀中發現并解決問題。三點要求層層拔高,有梯度。在教師的巡視和點撥下,讓學生充分地閱讀,發現文本中的亮點,再經過演講和仿寫形成語文能力。
三、交流學習收獲
以“說”和“讀”的方式進行交流課文知識點,教師予以巧妙引導,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或反駁。(主要內容為各段知識點)
設計意圖:給學生較大的發言空間,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駕馭課堂。擬形成一種全體師生爭先發言的熱烈氣氛。
四、展示演講風采
1.自選課文一段登臺演講。
(師生從聲音、停頓、表情、動作等方面予以評價。)
2.演講自己仿寫的片段。
3.即興拔高演講。
(用簡短的語言演講古今中外“為人民服務”的人。)
設計意圖:層層拔高的演講設計,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前兩個環節可以讓多數同學展示,最后一個環節要求不宜太高,教師可以起個頭,學生的演講哪怕是只言片語,只要語句通順并把握好演講的語氣、表情即可。及時通過演講內化黨的宗旨、死的意義、是非標準等等。
五、總結升華
同學們,在你們的匯報中,我知道了我們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我還知道了張思德同志──我們隊伍中的一員,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這時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寫的紀念魯迅的一首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讓我們謹記黨的宗旨及毛澤東爺爺的教導,從現在起,好好掌握本領,將來服務人民,造福社會!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的升華環節尤為重要,師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使學生在心里埋下一顆“要活在人民心中”的種子。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2、學習議論文主要表達方式──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3、學習議論文、演講稿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板塊一:播放閱兵式錄像片斷,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雄壯的閱兵式嗎?
。úシ砰啽狡瑪。)
同學們聽見什么?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也就是我們課文的題目,今天,“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已經成為一句經典的名言傳了一代又一代,顯示出永恒的魅力!那么,這句話是誰提出的呢?他在什么情況下提出的呢?
二、板塊二:預習匯報
1、請同學們用最簡練的話介紹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
2、教師相機穿插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背景,并提出問題:
毛主席為什么要參加普通戰士的追悼會,為什么要發表這個講話?
三、板塊三:讀課文,列提綱,小結方法
1、《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的即興演講,但條理十分清楚,論述十分精彩,假如你就是主席,為了明天演講成功,你會擬一份怎樣的發言提綱呢?這提綱可以是一句句話,可以是一個個小標題,也可以是一個個關鍵詞,反正越簡練越好!
2、學生通過討論,完成提綱。
3、引導學生總結列提綱的方法。
四、板塊四:抓住重點段落,體會論證方法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論證方法及其運用的巧妙。
1、初步認識“引證法”并吟誦有關生死的名句。
2、了解“對比論證”的方法并進行朗讀指導,激發學生感情。
3、體會“例證法”意義,并通過觀看電影《張思德》片斷,使“為人民服務”的道理形象化。
五、板塊五: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1、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關聯詞作用,并指導朗讀背誦。
2、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主席演講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六、板塊六:再讀全文,聯系實際,感受、理解“為人民服務”豐富的內涵
2、運用所學方法寫感言,并與同學分享、交流。
3、聯系生活,升華主題。
七、板塊七:實話實說,網上留言
請學生瀏覽張思德網上紀念館并在紀念館的留言薄上寫下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8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或課件。
2、重點句子的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見過“為人民服務”的字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為紀念張思德同志而發表的一篇演講,相信同學們讀后你會對“為人民服務”有一個正確理解和認識。
板書課題:
為人民服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文:
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注意生字要讀準字音。
3、同學互相推薦讀,教師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
4、默讀課文,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準備與同學一起交流。
三、同學交流,理清思路
根據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
1、課文是圍繞什么來講的?
。▏@“為人民服務”來講的。)
2、文中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從三個方面講了怎樣才能為人民服務:
、拧淞槿嗣窭娑,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啤≌_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改正錯的。
、恰槿嗣竦睦娓愫脠F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各小組代表提出小組同學的疑問,準備下節課共同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等一些問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和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質疑入手,品讀課文
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呢,帶著上節課疑問,我們再次走進文本,默讀課文,找出體會深刻句子畫一畫,簡單作一下批注,匯報時可結合自己熟悉事例來介紹。
1、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2、小組內交換自己看法,準備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難點
1、根據學生匯報,出示重點句子,談自己體會:
、拧〗Y合生活熟悉事例談自己對生死觀看法。
(學生可從李大釗或郝副營長等熟悉的事例談談對生死觀的理解。)
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啤∫龑W生讀好二段。
⑶ 同學們理解的很好,出示課件: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
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你怎樣理解這段話?
(三層意思:1、總說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怕別人批評;2、是闡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們工作中的不足或缺點;3、只要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去做。)
⑷ 指讀課文:
出示重點句子:
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結合你知道的事例,談談對此句話的理解。
。ㄒ驗槲覀兪歉锩年犖,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要搞好團結,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2、讀課文1段,談談各自理解。從“完全”、“徹底”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齊讀1段。
三、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1、《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小學階段首次接觸的一篇議論文,說一說你領悟到什么?
(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
2、“為人民服務”是1944年毛澤東在追悼張思德會議上的一篇著名演講,同學們趕快用自己喜歡方式把課文背誦下來。
四、說演結合,提升素養
調查搜集新時期“為人民服務”事跡,在下次語文活動課中講給大家聽。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9
湖南省靖州縣新廠學區 陳學明
教學要求: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熱情。
2、結合課文理解“泰山”、“鴻毛”、“興旺”等雙音詞和成語“精兵簡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課文層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
4、根據課文聯系的具體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至少背誦其中的某個章節。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掌握字詞句,能獨立完成作業 。
教學難點 :
對文體(論述文)的了解,學會寫作時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寫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進行預習。
2、出有思考題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為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樹立這樣一種信念:不是人人為我,而是我為人人。
二、學生自學字詞。
1、查字典,讀準“鴻、鼎、銘、悼”的字音,掌握字義。
2、查工具書,理解“鴻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簡政”等詞語的意思。
三、學生質疑,教師析疑,釋疑。
學生對課文中的字、詞、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加以解決。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層次。(帶著思考題讀課文)
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掛出來,因為沒幻燈)
師生通過討論,擬出層次提綱:
1、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重於泰山
2、死的意義:
為人民服務輕于鴻毛
3、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4、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5、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五、作業 :
1、抄寫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明確學習目的。
同學們,上個課時我們預習了課文,初步明確了毛澤東同志這篇講話的時代背景以及課文內容。本節課我們著重理解這篇講話是圍繞一個什么中心寫的,是怎樣圍繞中心一層一層論述的,以及我們應該向張思德學習些什么。
二、整體入手,明確中心
學生帶著思考題自讀全文
1、本文圍繞一個什么樣的中心思想來寫的?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ㄈ膰@“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來寫的。一是《為人民服務》提示了講話的中心;二是“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點明了文章的中心,闡述了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性質、宗旨,是作者論述的中心論點。)
三、分層詳讀,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一層
。1)朗讀第一層
(2)學生思考:這一層中的第1、2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3)學生練習:用因果關系讀第1、2句話。
。4)學生思考:哪些詞具體說明了黨和人民的密切關系?
(完全、徹底)
(5)板書:(宗旨: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
3、講讀第二層:
。1)指名讀課文
(2)理解:“固”(本來)、“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輕于鴻毛”(即比鴻毛輕)
(3)思考:為什么說“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l學生從看過的電影、電視中的正、反兩面的人物來理解: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榮、有價值;替敵人賣命,損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為人民所痛恨。)
(4)小結:
這一層中講人死的兩種不同意義,著重指出“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重于泰山
。5)板書(死的意義)
輕于鴻毛
3、講讀第三層
(1)第一大組讀課文
。2)思考:為什么說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3)用詞素分解理解“精兵簡政”的意思。
。4)這段話句與句之間在邏輯上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先指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就不怕別人批評;再舉例說明這樣做的好處,強調我們務必這樣做。)
(5)板書(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4、講讀第四層
。1)第二大組讀課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給這段課文劃分層次
(學生動手,教師巡視,然后師生討論訂為4層)
。4)思考:第1層與2、3、4層是什么關系?(因果)
。5)思考: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必須怎樣做?
。6)利用學生對(5)的回答板書:
。ú慌吕щy,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5、講讀第五層
(1)第三大組讀課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為什么要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團結才有力量,才能實現共同的革命目標)
。4)板書:(寄托哀思,團結人民)
四、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過悼念張思德,講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2、寫作特點:
。1)文章在圍繞“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心思想論述時,注重擺事實,講道理,條理清楚。
(2)本文的語句在邏輯上結構嚴謹。
五、課堂練習。
1、劃去下列詞語中錯誤的讀音。
困難(nàn nán) 還(huán hái) 要興(xīng xìng)旺
2、解釋帶點字的意思。
(1)精( )兵( )簡( )政( )
。2)死得其所( )
3、填空。
《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先總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從(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分述,最后指出開追悼會的目的是。
六、課外練習。
1、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愛的章節。
2、完成練習冊。
七、附板書設計
1、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重於泰山
2、死的意義:
為人民服務輕于鴻毛
3、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4、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5、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10
教學目標 :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1. 一進北京大門,朱紅的影壁墻上“為人們服務”這五個金黃的大字便映入眼簾了。同學們已經查找了一些 資料,誰來告訴大家,這幾個字是誰題寫的?
《為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爭取抗戰的最后勝利。
張思德是什么人?誰來介紹?(指名介紹)
二.新授課:
1. 請同學們看自學要求:(課件1)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真讀課文,看文章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3)、把自己覺得含義深刻的句子劃下來,并想想從中體會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按要求自學,同桌交流。
3、交流: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根據回答,板書)
宗旨
死的意義
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團結,戰斗
寄托哀思,團結人民
4、質疑問難。
5、把你劃出的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三、總結。
在這節課的最后,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讓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牢牢地記在我們的心中。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11
★基礎作業
一、看拼音寫詞語。
chè dǐ xīng wàng hóng máo chuī shì yuán
( ) ( ) ( ) ( )
tài shān bō xuē jīng bīng jīng zhèng
。 ) ( ) ( )
wú hú sì hǎi mù biāo āi sī zhuī dào
。 ) ( ) ( ) ( )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改正( )提出( )戰勝( )改進( )改良( )解釋( )
★★培優作業
一、查字典。
“鼎”字( )結構,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 ),音節( );用部首查字法,應查( ),再查( )畫。第六筆的筆畫名稱是( ),寫出含“鼎”的成語(至少三個)
。 )、( )、( )。
二、先理解劃線字的意思,再寫出句意。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固: 泰山: 鴻毛: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關聯詞填空。
1、因為……所以…… 2、 如果……就…… 3、 不是……而是……
4、只要……就…… 5、雖然……但是…… 6、即使……也……
1.( )困難再大,我們( )決不退縮。
2.(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 )有缺點( )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3.( )你說得對,我們( )改正。
★★★培優作業
課內閱讀。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1.填寫文中空缺的內容。
2.用______劃出這段話中運用了對比論證的句子。
3.本文作者_______。全文是他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直屬機關為_________同志舉行的追悼會上作的演講。
4.文中第一句與第二、三句的關系是( )
a先因后果 b并列關系 c先概括后具體
5.請你列舉一些“死得比泰山還要”的英雄人物。(至少三個)
《為人民服務》教學設想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
2、培養邏輯思維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
一名工交車司機在行車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的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2、2007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視頻材料—
二、聽錄音或聽老師范讀課文,初步了解演講內容,并體會演講者的感情。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朗讀指導:要以演講者的身份讀出真情實感,即要讀出對張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讀出鼓舞群眾斗志、促進人民團結的激qing。
三、學生分組閱讀,討論
討論題:1這篇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圍繞這一主題,演講者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這篇演講詞內容豐富,演講思路清晰。
這是一篇政論型演講,這類演講最大的特點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實,邏輯性要強,要自始至終有一條線索貫穿其中。毛澤東同志圍繞“為人民服務”這條線,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見解和主張。
3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有教育意義的被人們視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義。
2、了解本文嚴密的論證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1)、嚴密的邏輯思路
推理論證練習:根據邏輯思路,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句子。(投影或板書)
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是隊伍中的一員,所以
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 ,所以張思德死比泰山還重。
仿照這樣的邏輯推理寫一段話。
(2)、用具有組織說服力的事實進行論證。
要求:從第三段中找出事實診所并說說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舉出李鼎銘精兵簡政的建議被采納的這一事例,證明我們能夠做到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從而堅信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事實論證增強了說服力,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斗志。
(3)、逐層深入的論證結構(學生討論后歸納)提示:
首先提出論點: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著論述論點:為人民服務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為人民的利益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發出號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團結一致。本文的論證結構與一般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演講思路十分清晰
四、演講指導后,小組推薦代表參加班級演講比賽。每位參賽同學從本文中自選兩個小節進行演講。每組推薦評委一人,根據評分標準打分,最后評出班級演講優勝者。
評分標準如下:滿分10分,每項2分。
姓名 大方得體 感情充沛 節奏感強 普通話準確 動作適當 總分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準備參加班級演講。
寫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個夢想是什么?
2、“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
3、“我”準備怎樣去實現這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