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巧的手(通用5篇)
靈巧的手 篇1
靈巧的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做游戲,討論并歸納,初步加強學生對手是工具的認識,體會用手做事情是多么方便,我們是多么需要手。
2、欣賞手會說、手會變、手會演、手會做,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手,體會手是與生俱來的工具,手可以幫助我們做許多事情,手是靈巧的。
3、在動手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體驗我們的手是多么靈巧,我們的手會創造快樂,我們要保護好雙手。
教學重點:
認識手的作用,體會手是與生俱來的工具。
教學難點:
動手實踐,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做一做,體會手的靈巧及可創造的快樂。
課前準備:
幻燈片,視頻錄像。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看看誰最認真!請同學們把你們的雙手背到后面,老師只提一個要求請你不要用手,可以用身體的其他部分把文具盒打開,任意拿出一樣文具,然后再把文具盒蓋上。(如果有學生用嘴來做,強調用嘴不衛生,對身體有害。)
師:同學們,你們不用手來打開文具盒并拿出文具,感覺怎么樣?誰愿意來說一說?
(指導學生從“不能沒有手”的角度談感受)
生:太累了。
生:根本做不到,太難了……
師:因為不用手做事很不方便,有些事根本不能做到,所以我們會覺得太難了。同學們都覺得沒有手拿文具太費勁了,是嗎?
2、師:下面我們我們來做第二個游戲看看這回你們感覺怎么樣?請你用我們的雙手把文具盒打開,任意拿出一樣文具,然后再把文具盒蓋上。看看誰做得最快。
師:這回同學們很快就做好了,你們真棒,這次和上一次相比你們感覺如何?
生:我覺得用兩只手做事比剛才容易多了。
生:我覺得用雙手做事動作很快,節省時間。
師:我覺得如果沒有手,我們好像什么事也做不了,有了雙手我們就可以做想做的事了,而且還能很快地完成。
二、主題生成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離不開手。可想而知,那些沒有雙手的殘疾人生活該有多么艱難。如果我們看到這些殘疾人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幫他們。你們愿意嗎?(生:愿意)看來同學們對“手”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這節課我們就以“手”為題展開今天的學習。板書:《靈巧的手》
1、我們的手會說
師:同學們,人們的手都會做些什么呢?請你跟我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錄像:手語播音員在用手語播音)
師:畫面上的人在用手做什么?
生:在打手勢。
生:畫面上的人在打手語。
師:沒錯,畫面上的人就在打手語。你們知道什么人用手語嗎?(生:聾啞人)對了!聾啞人的手就是他們的嘴,他們用手勢與人交流,在無聲的世界里,同樣感受著我們的快樂。還有什么人的手能說話呢?你們看——(播放錄像:音樂指揮和交警指揮)
生:音樂指揮家的手會說話。
師:他們用手勢來為我們指揮出美妙的音樂。
生:交警阿姨的手會說話。
師:他們用手勢指揮交通,確保我們出行暢通、安全。
師:你們還知道什么人的手會說話嗎?
生:老師的手會說話。老師的手背后就是告訴我們要坐好。
師: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那你們的手會說話嗎?
生:會,我們會舉手,來表達我們要回答問題。
2、我們的手會變
師:恩,你說得真好,只是我們的手不但會說,還會變呢!你們看——(播放錄像:魔術表演和手影表演)
師:同學們,你們的手會變嗎?請你我們一起來變變看吧!
(請同學做手影,全體學生都可以學一學、做一做)
3、我們的手會演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居然也會變。不過有些人更厲害,他們的手還會演呢!不信,你們看——(播放錄像:各種樂器表演)
師:他們厲害嗎?你的手會演嗎?
師:誰能說一說你的手都會演什么呢?
4、我們的手會做
師:其實我們的手能做的事還多著呢!誰來說一說我們平時都用手來做些什么事呢?(洗臉、吃飯、穿衣服……)
師:當爸爸媽媽上了一天的班,非常勞累的回到家時,我們的手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
生:我可以幫媽媽做家務活。
師:恩,我想你的爸爸媽媽一定會夸獎你是一個非常懂事好孩子。
師:原來我們的,“手”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么你們認為我們的手是一雙什么樣的手呢?(生說:靈巧的手)
師:你說得真好,因為我們的手既會說、又會變、還會演呢,所以說我們手是靈巧的。
三、動手實踐
師:看來,我們的手它很了不起。那么讓我們小組來合作一下,你想用自己的手做些什么呢?好,現在就開始行動吧!老師要看一看誰的手最靈巧。(分組:剪紙小組、繪畫小組、制作鉛筆玩偶、折紙、捏橡皮泥……)
師:同學們做得都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們的勞動成果展示一下呢?(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生:我剪了窗花,送給大家。
師:今年的聯歡會就用你們的窗花來布置我們的教室,好嗎?
生:我們繪制了一幅海景。只是還沒有完成。
師:恩老師相信你們的作品完成后,一定會很美的。
生:我們小組制作的是鉛筆玩偶。
師:恩,你們很有創意,做得真的很漂亮,這個設計還能讓一些同學改掉咬鉛筆的壞習慣。
同學們,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我們的手太神奇了,我們的手作用可真大,我們不能沒有手。我要用多才多藝的手創造出許奇跡來。
師:現在老師請你們和我一同去欣賞手帶來的藝術。(播放課件)這些照片都是人們用彩色的筆畫在手上的,你們看多逼真呀!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手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是與生俱來的工具。它不僅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還能夠讓我們體驗到美感,體驗到創作和成功的快樂。有一雙健康靈巧的手是多么幸福啊!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雙靈巧的手,將來還要用它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強大!好,最后讓我們全體起立,用手對前來聽課的老師說“再見”吧!(老師再見)
靈巧的手 篇2
活動目標:1,在探索性游戲活動中感受手部的各種動作及其變化2,了解自己的小手,發現小手在生活中的功用3,學會愛護自己的小手,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活動準備:1,玩具(串珠子,打擊樂器如鈴鼓、響板,橡皮泥)2,插圖:刷牙、穿衣(扣扣子)、洗臉、吃飯、喝水、搬凳子、握手擁抱活動過程:一、感受手部的動作變化1,教師出示玩具引出主題。——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樣玩具,有的是我們小朋友每天早上都要玩的,有的是我們上課的時候要用到的,我們請小朋友和小伙伴們一起來玩一玩,等一會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玩的。——小組活動,每組內容不同,分別為鈴鼓、響板、橡皮泥和串珠子,幾分鐘后請小朋友演示串珠子,打擊樂器和捏橡皮泥2,分析小手如何玩玩具——注意使用“穿、捏、敲、打”等動詞強調手部的變化3,總結:我們的小手真能干!二、觀察小手——這么能干的小手,我們每個人都有!讓我們來好好看一看我們的小手是什么樣子的吧!——每只手有五根手指頭,有硬硬的指甲保護指頭,還有不一樣的手掌紋。三、討論:生活中發現我們的小手的作用——小朋友們請你們想一想,我們的小手除了能幫我玩玩具之外還能做什么呢?——請幼兒說說看,我們一天生活中還有哪里需要用到小手(穿衣、吃飯、喝水、刷牙洗臉、搬凳子、握手擁抱等),一邊出示插圖,一邊請小小朋友一起表演動作。四、能干的小手要好好好保護——我們的小手能幫我們做這么都事情啊!真是了不起,那我們是不是要好好保護我們的小手啊?應該怎么保護呢?(勤洗手、剪指甲)——結合常規,指導如何洗手。在家時候應該勤剪指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打一盆水和小朋友一起洗手)
靈巧的手 篇3
班會過程:
(一)揭示主題
學生甲乙:《我有一雙靈巧的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我請大家伸出手。(全體同學伸出手,掌心向上)
乙:我請大家拍拍手,一、二。
甲:你拍手。
乙:我拍手。
甲乙: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
甲:你的手。
乙:我的手。
甲乙:都是一雙勤勞的手。
(二)介紹手的用處
乙:請看兒歌表演《手》(表演隊上場,內容另外)
甲:勞動人民勤勞手,種田,做工,造高樓。
乙:勞動人民智慧手,科學設計搞研究。
甲乙:勞動人民光榮手,創造財富數不夠。
師:同學們,南浦商務樓是誰造的?(指樓)或南浦大橋
生:工人叔叔一雙手年年造出新高樓。
師:拿著糧食(米)是誰種出來的?
生:農民伯伯一雙手,糧食年年大豐收。
師:(圖片)同學們在干什么?
生:小朋友的一雙手,讀書學習成績優。
師: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為祖國創造了這么多的財富。我們現在是祖國的小主人,將來是建設祖國的棟梁。從小練就一雙勤勞的手,長大為祖國創造更多的財富。
(三)勞動項目表演,比賽。
甲:本領最大是一雙手。
乙:功勞最大是一雙手。
甲:我有一雙小小手,學習勞動爭上游。
乙:從小學會做家務,集體的事兒齊動手。
請聽合唱《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甲:合唱好不好?(好)接下來我想問一個問題,會做家務的請舉手,呦,這么多勤巧手。
乙:誰敢比賽請舉手,呦,這么多勇敢手。
甲:下面進行小家務比賽。
乙:小小針兒拿在手,看誰穿針是快手。
甲:下面進行穿針、釘紐扣比賽。(三人一比)
甲:請老師給他們評分。
甲乙:我們一雙巧巧手,勤勞靈巧多能手。學做家務多面手、學好本領全靠手。
活動效果:
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在不同崗位上手的用處,手可以為人類創造財富,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通過勞動項目表演和比賽,讓學生知道要熱愛勞動,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通過勞動智力競賽,讓學生了解勞動中有知識,有訣竅,從小要練就一雙小巧手,長大后用這雙勤巧手,為建設祖國描繪美麗的藍圖。
靈巧的手 篇4
活動目標:1、知道每個手指的名稱,感知手的特點。2、學習用小手做事情,感受雙手本領大。活動準備:1、疊被子、疊毛巾、拍球等活動內容的課件。2、手的模型、一家人的紙偶。活動過程:一、玩手指游戲1、手指游戲:小蟲走路2、小結:剛才我們做了手指游戲。和小班的時候比,我們的手指變得越來越靈巧了,用手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自己的手。(出示漢字“手”)二、認識手,感知手的特點1、觀察手指:發現手的秘密。說說每個手指的名字。2、重點提問:你們發現小手有什么秘密嗎?3、小結:小手上有五個手指,他們是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手指上還有指甲,手掌上還有許多的細紋。4、出示手的模型5、重點提問:如果五個手指是一家,它們像家里的誰?為什么?6、小結:五個手指是一家,少了誰都不行。相親相愛、相互配合可以做好更多的事情。三、感受小手的本領,給靈巧的小手拍照1、觀看ppt。2、重點提問:他們在用小手干什么?哪些活動你會?哪些活動你準備學?2、給自己的小手拍照(1)將自己的手描畫在色紙上,沿著輪廓剪下,看看是否能剪完整。活動建議:教師可以在平時玩一些手指游戲,幫助孩子進一步的了解手指的靈巧和有趣。
靈巧的手 篇5
在本課《靈巧的手》的教學設計中,為了實現學生的真正參與,激發他們良好的參與狀態,我不斷提出新的問題,給予學生多角度的外部刺激,并努力挖掘教材的興趣教學因素,注重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情感渲染,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導入新課時,教師直接用手蘸顏料快速印出大樹的樹枝和樹干,在強烈的視覺沖突下,學生的視線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同時,老師用啟發性的語言問:“邊看邊想,老師是用什么來畫樹枝和樹干的?”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與思考。接下來,老師又問:“誰能像我這樣很快地給大樹披上綠衣服?”學生急于表現、向往參與的狀態被激發。在學生上臺印手印時,老師問:“怎么只有大葉子,你能加點小葉子嗎?”通過一個個新問題的設計,學生的情緒一次次被調動起來,參與的愿望顯得那么地強烈。有了學生參與的愿望、意識與情緒,在強調學生的感受、體驗和學習的游戲性的前提下,我進一步鼓勵學生借助手形自由表現、大膽創造,用語言、繪畫、人體彩繪、表演等各種形式外化自己的情感與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地主動參與活動。
整課的教學設計中,從平面手印圖形——看立體實物、做立體手形——平面繪面表現——立體彩繪,我不斷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創設參與情境,使學生做到全程參與。在關注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時我做了許多嘗試,如:在本課引導學生做手形展開聯想時,我不僅設計了伸手出來做手形的環節,還設計了“你是怎么想的?”“能教教我嗎?”“我學得好嗎?”等提問,使學生既參與了想、做、說,還參與教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