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精選9篇)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意思。
2、懂得寓言所折射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先畫好蛇的人,為什么“終亡其酒”?
一、導入
1、師:在上課前老師說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前幾天馬老師給了我一塊咸肉,說是醃了很久,夠咸的了。可我回家后又加了一把鹽繼續(xù)醃制。等到蒸熟后一嘗,已經(jīng)咸得發(fā)苦,沒法再吃了。誰能用一個成語來說說老師這樣做法叫什么?(畫蛇添足)
二、揭題
1、板書:畫蛇添足。
2、我們今天再學習一則以古文形式呈現(xiàn)的寓言,來,齊讀課題。
3、師:打開課本。誰來說說這個出自于寓言的成語的意思。
(“畫”是“畫好后”還是“畫時”)
4、師:除了意思,你還知道它的有關(guān)知識嗎?(引導學生說出故事的出處)
三、初讀課文
1、師:既然是一個故事,那我們用什么樣的語氣去讀呢?(講故事的語氣)好的。誰來給我們示范一段?
2、師:給我們作了榜樣。好的,齊讀。
3、師:讀了這個古文,你知道它主要講什么嗎?
4、師:已經(jīng)把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局講清楚了。快速找出寫起因、經(jīng)過、結(jié)局的相關(guān)段落。
5、指名讀①,指名讀②③,齊讀④。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想想這一段告訴我們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3、第六列指名讀。
4、師:我們理解第一自然段時,是怎么把這些方法用上的?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我們可以用這幾種方法理解第二自然段,看看舍人如何處理這壹酒,可以自言自語說一說。
2、同桌交流。
3、同桌匯報,一人讀,一人說意思。
(注意點撥:1、你把比賽的規(guī)則說得很清楚了。2、從“先成”看出畫蛇要求快、完整)
板書:蛇成飲酒。
4、指導朗讀:舍人也是一群廉廉君子,能夠明確、溫和地商量,不失禮儀。誰來讀。
六、學習第三自然段
1、相約“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那誰喝到了酒,畫蛇添足的又是哪個人?
2、自讀第三自然段,此段寫了哪幾個人物?(先成者,另一人)
3、劃出描寫這兩個人言、行的句子,指名讀。
4、讀“蛇先成者”的句子,說意思。
5、讀“另一人”的句子,說意思。
七、學習第四段
1、齊讀故事結(jié)局,用可惜語氣。理解意思,完成板書。
2、為什么“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3、學生自由發(fā)言:因為他畫好后做了多余的事。
4、心理診斷:為什么這個人會作出畫蛇添足的舉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答案。
5、完成點撥。
A、第一句的朗讀,讀出驕傲,沾沾自喜,自作聰明。
B、從“另一個人”的話中明確“蛇畫上腳就不是蛇”了。
C、讀出此人的不屑。
6、總結(jié)(就問題2、4進行)舍人相約“畫地為蛇,先成飲酒”,一個人先畫完了蛇,但他沾沾自喜、驕傲,給蛇畫上了腳,這個多余的舉動使蛇不再是蛇,也耽誤了時間。所以“終亡其酒”。
八、總結(jié)寓意
那這個寓言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引導
A:畫蛇添足者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我們歸納的時候可以從相反的說,讓別人不要這樣,那該怎么組織語言呢?
B、也可以用“假設”,“如果就”。
九、拓展延伸
1、生活有沒有做了類似事情的人?
2、因為這個成語有著寬廣的生活意義,所以解釋時前一部分說了它的本意后,還講了“比喻”生活中
3、師:學習了這些理解古文,感悟寓言道的方法后,老師還想請大家看看本課的3個代詞,看它們在句子中代替什么?
十、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用學習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按照祠者賜酒的故事順序?qū)W習了《畫蛇添足》這則寓言,并懂得了自作聰明、多此一舉會而弄巧成拙的道理。希望能夠引起同學們學習古文的興趣,在課外自己理解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文,例如我們的《古詩文誦讀》。
板書設計:
畫蛇添足
祠者賜酒
自作聰明
蛇成飲酒
多此一舉
畫蛇添足
弄巧成拙
終亡其酒
者{祠者:的人飲之:酒先成者:的人之{為之足:蛇為蛇足者:的人一人之蛇成:的其{其舍人:他奪其卮:他的飲其酒:那壺終亡其酒:那壺
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把課文擴寫成現(xiàn)代白話文故事。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并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理解寓言內(nèi)容,能聯(lián)系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幫助學生學會“矛、弗、卮、遂”4個會認字和“矛、盾、弗、祠、遂”5個會寫字。
二、學習過程
(一)知識準備
1.聽寫上課詞語。同桌互評。
2.指名背誦《自相矛盾》。
(二)導入新課
交流搜集的資料,了解韓非以及他的。
(三)自主學習
1.自讀課文。
畫出生字,注意“舍、數(shù)”的讀音。
2.解釋字詞。
飼:卮:
謂:飲:
引:且:
乃:固:
安:遂:
亡:
3.逐句說說課文意思。
4.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四)展示交流
1.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組中講一講,不懂得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2.看那個同學說得明白聽得認真,組長根據(jù)檢查情況給每個組員評定星級。
(五)合作探究
1、究竟什么原因使這個人“終亡其酒”呢?
2、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過“自相矛盾”的情況嗎?
3、檢查合作學習情況
(a)集體交流探究題目。
(b)教師根據(jù)情況給小組評定星級。
(六)達標拓展
分小組準備表演成語故事。(自選一則)
先討論,在小組里試演。(以《自相矛盾》為例)
1.這個楚國人開始叫賣的時候是怎樣的`表現(xiàn)(他怎么想的、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2.周圍的人聽了他的話是什么反應(比如,有什么樣的表情,什么樣的議論等等)?
3.聽了問話,那個楚國人又是什么表現(xiàn)?
4.后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5.怎樣表演才能使人們受到啟示? 選擇一個故事,在小組里分號角色,練習幾遍。 班級進行表演。
三、
小故事里有大智慧。我們知道的許多成語都有一個故事,研究這些故事能讓我們更準確地運用成語,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人生哲學。
四、教學反思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畫蛇添足》,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言背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重點
讀懂《畫蛇添足》這篇文章。
三、難點
感悟寓言中所蘊含的道理。
四、教具準備
1、幻燈片
2、古箏樂曲
3、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昨天,我們學了一篇文言文《掩耳盜鈴》。從中我們明白了文言文讀著讓人覺得拗口、別扭,甚至有點難理解,但是同學們只要認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學會。在這里我想問大家:“你們有不有信心?”(生答:“有!”)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畫蛇添足》。
二、新授
(一)、出示幻燈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二)、學生自由讀文,老師指導。
1、學生自己讀。
2、教師出示下列生字詞,指名讀一讀。(用小黑板出示)
祠者賜舍人卮酒相謂遂
3、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4、教師范讀,學生傾聽。
5、學生齊讀。(播放古箏樂曲)
(三)、小組合作探究,感悟道理。
1、教師導:其實文言文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讀懂它。而讀懂文言文關(guān)鍵是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么怎樣去理解文言文的語句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句。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用小黑板出示)
2、那么“祠者”、“舍人”、“卮酒”分別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釋)
3、教師小結(jié):不錯,對于不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看看注釋,它能幫助我們讀懂文言文。你再根據(jù)注釋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4、教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自學文言文后面的句子。學習的時候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進行。
5、反饋:說說文言文的大意。
6、課堂比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7、學生討論:不是說先畫好的人可以一個人飲這壺酒嗎?他為什么沒有喝到酒呢?
8、指名說一說:從這個人身上,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四)、拓展延伸,警醒學生。
1、教師:你們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舉些類似的例子來談談對這個道理的體會嗎?
2、小結(jié):是呀,這個寓言說明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
三、總結(jié)
今天,我們從這個文言文中不但獲得了快樂,而且還懂得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多讀讀寓言故事。最后我建議大家以后要多讀書,讀好書,你一定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更多收獲!
四、作業(yè)
背誦這則寓言。
板書設計
先畫完蛇、有酒喝
畫完蛇后又畫腳、沒酒喝
道理: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shù)牡览怼?/p>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成語故事,能夠理解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及寓意,對成語故事感興趣。
2、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意見。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二、活動準備:
1、"蛇"(長腳蛇)的圖片一張。
2、幼兒用書22~23頁。
3、掛圖《畫蛇添足》。
4、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
理解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及寓意。
四、活動難點:
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五、活動過程:
1、出示"蛇"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你認識嗎?它和我們平時看到過的蛇有什么不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自己的看法。
(2)蛇為什么會長腳呢?這里邊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題目叫《畫蛇添足》。
2、結(jié)合掛圖講述成語故事《畫蛇添足》,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你們知道什么叫門客嗎?引導幼兒說說門客的意思。
(2)門客們得到一壺酒,他們商量要怎樣分配這壺酒?
(3)第一個畫完蛇的人喝到酒了嗎?為什么?大家再聽一遍故事。
3、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1)為什么先畫完蛇的人卻沒有喝到酒呢?引導幼兒說說其中的原因。
(2)你覺得他應該喝到酒嗎?為什么?
(3)這個成語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4)教師總結(jié):這個故事不但有趣,還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訴了我們無論做如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不賣弄聰明;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事情辦糟。
六、活動反思:
《畫蛇添足》是一篇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jié),活潑風趣,讓孩子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在進行到總結(jié)寓意的時候,我以幼兒的口吻設計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勵幼兒用完整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5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同學們你知道哪些成語?看來大家積累的成語還真豐富! 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出題):誰愿意讀?(吐字清楚)
二、交流課題
關(guān)于課題,你有什么想要交流的`? 對,蛇并沒有腳,靠腹部爬行。(蛇,你聽明白了什么?反饋) 除了蛇以外,關(guān)于課題還有要交流嗎? 整個成語是什么意思?添是什么?理解成語,懂了關(guān)鍵字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畫蛇添足:蛇本來沒有腳,在畫蛇的時候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
真好,我們一起跟他讀!
課題大家分享非常充分,相信課文也能讀得正確、通順,那在小組里先準備吧!
三、初讀課文、字音學習
1、小組讀書。哪個小組愿意來展示? 讀得字音正確而且通順流利,真了不起!
2、關(guān)于本課的字、詞你還有什么提醒或交流? 多音字還有好多呢?你還找到了哪些?
3、通過同學們的分享,大家對本課的難字音、生字應該更加熟練了,哪個小組來過關(guān)?
四、理解聯(lián)想
1、真好,讀通了課文,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課前小朋友們思考了課后問題,誰來讀問題? (作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使事情辦糟,弄巧成拙,多此一舉)
2、以讀引讀。成語故事課外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請你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講給小組伙伴聽。
五、作業(yè)
成語是我們祖國文學的精粹,如果在你的口語中恰當?shù)剡\用一些成語,那會畫龍點睛、增色不少。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畫蛇添足》故事;
2、懂得寓言的道理;
3、感受文言文的美
教學重、難點:
懂得寓言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許多老師都反映我們班同學特別聰明,今天幫老師一個忙,好不好?
1、什么是寓言?
2、你知道那些寓言故事?
3、你會學寓言嗎?為了表示對同學們的感謝,今天老師再送給大家一則寓言,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談談你對題目的理解
4、你見過蛇嗎?如果給蛇添上腳呢?快來讀讀這則語言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1、自由讀語言,讀準字音。
2、誰想來讀讀它?指名分段讀寓言。(兩組同學)
3、師:“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正確、熟練的朗讀是讀懂文言文的關(guān)鍵。老師也想讀讀課文,用心傾聽,你從中能收獲到一些文言的方法嗎?]
4、學生交流(斷句、停頓、語速、重音)。學生練讀
5、在指名讀全文,
6、男、女同學賽讀。
三、自學、討論、研讀
1、同學們讀得真不錯,你能自己讀懂這則語言嗎?你有什么學文的好方法嗎?(總結(jié)學習方法)
2、用剛才總結(jié)的方法自學。(把讀懂的和不懂的批注)
3、小組中交流自己不懂的東西
4、全班交流:
a、第一自然段:
字、詞
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了?
你真聰明,能帶著理解在讀讀這句話嗎?
b、第二自然段:
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
你能把這些字詞連起來,說說句子的意思嗎?指名說整句的意思。
“相謂”是什么意思?眾人是怎么商量的?
你能用商量的語氣讀讀句子嗎?(指名讀)
c、第三自然段
交流字詞
誰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一人先成”后,他喝到酒了嗎?他“左手持卮”右手畫蛇的時候,心里會怎么想?
誰來做這個畫蛇添足的人,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句子)
另一個人畫好了蛇奪過了酒杯,他又會想些什么?誰來讀讀他說的話?
你想把這一自然段讀讀嗎?(學生連讀)
指名讀
分角色讀
四、
1、你能整個故事講給大家嗎?(指名說)思考:你喜歡那個畫蛇添足的人嗎?談談你對他的看法
2、生活中有“畫蛇添足”的事發(fā)生嗎?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喜歡寓言嗎?把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作業(yè)
我發(fā)現(xiàn)同學都特別喜歡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課下把你最喜歡的寓言報告給學習委員,我們開一次“古詩文朗誦會”好不好?
六、板書設計
畫蛇添足
多此一舉
弄巧成拙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會寫本課的生字。
2、懂得生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nèi)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畫蛇添足”說一句話。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本劇、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掩耳盜鐘》,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我國古代有不少流傳很廣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借助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這些寓言故事見于各類文獻之中,如《戰(zhàn)國策》《淮南子》《韓非子》等,后來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烧Z。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一則寓言。
二、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的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3個生字。
2、懂得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有感情地誦讀這則寓言。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幻燈顯示:
(1)讀準
祠賜謂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引酒且飲之
②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
(3)說說句子大意: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活動安排:復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
最后師生評議,評出優(yōu)勝者,頒發(fā)小獎品。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誦讀“畫蛇添足”。
2、串講課文: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3、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然后交流。
明確:“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當。
4、能力訓練:這則寓言已成為常見的成語,請造一個句子。教師可先示范造句。學生造句后,組織大家評價是否恰當。
5、全班齊讀“畫蛇添足”一文。
6、請舉出生活中與之同類的事例,并談談你從文中所獲得的啟示。
五、總結(jié)
畫蛇添足:事情已經(jīng)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畫蛇添足》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jié),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業(yè)
1、復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并寫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8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故事DVD:學生聽故事并思考“故事中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蛇畫好了,又添上足)
2、談話引入,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見到的蛇是什么樣兒?”(沒有腳)說明: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自主讀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生自由朗讀文言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結(jié)合注釋及大意,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
2、指讀:集體評議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并示范朗讀。
3、全班齊讀
4、男、女分組比賽朗讀
5、配樂朗讀說明: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讓學生在初步朗讀中了解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乃至熟讀成誦。
三、小組合作,感悟道理
1、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注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復述寓言故事。
2、指名復述故事《畫蛇添足》,集體評議
3、反饋檢查:“文中有三句人物說的話,請用橫線畫出來?”
⑴指名反饋(出示小黑板)
⑵結(jié)合注釋理解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內(nèi)容。
⑶指導朗讀“吾能為之足”——傲慢、洋洋得意“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反問,不屑一顧。
⑷齊讀體會人物內(nèi)心及其情感。
4、感悟寓言:引導學生討論“不是說先畫好的可以一個人飲這杯酒,他為什么沒有喝到酒足飯飽呢?(附板書設計)
四、拓展延伸,警醒學生
1、列舉生活中的事例,說說自己的理解:“生活、學習中你有過類似的錯誤嗎?見過類似的人與事嗎?
2、教師小結(jié)
五、練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并復述課文故事。
2、收集寓言故事并與同學交流。
附板書設計:
先畫好蛇——可以喝酒多此一舉,
事情做好后,再做多余的事,反而徒勞無功!
畫蛇添足畫好又添足——不能喝酒……
《畫蛇添足》優(yōu)秀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朗讀《畫蛇添足》,借助注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2、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
教師修改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韓非子·難一》里的一則小故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寓言故事,這次帶給大家的是《戰(zhàn)國策、齊策》里的故事,聽一聽、猜一猜。
(放錄音——講故事——看幻燈片——猜成語)
你們能不能根據(jù)剛才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圖畫猜出這個故事的題目呢?(引出課題——《畫蛇添足》)
二、讀悟探究: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二)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斷句。)
(三)說一說小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樣發(fā)生?怎樣發(fā)展?結(jié)果怎樣呢?
(四)發(fā)生:學生讀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大意。
(教師注意引導結(jié)實“足、余、之、成”等詞語,并鼓勵學生用上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
(五)教師:而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誰來讀讀?
用自己的話說大意。(教師注意引導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這樣說?怎樣做的.?讀一讀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為之足”指導學生用十分傲慢的語氣去讀,擺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態(tài)來。(個別讀)
(六)教師: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卻沒有喝到酒,為什么呢?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①理解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讀出反問的語氣,將質(zhì)疑、不屑的神情表現(xiàn)出來。(個別讀、分組讀。)
出示:“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①故事的結(jié)果怎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個人“終亡其酒”呢?——他自作聰明,違背事物本來的面目,弄巧成拙,辦糟了事情。
②帶著理解讀一讀。
三、學以致用:
1、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過“畫蛇添足”的時候,用這個成語造句。
教師點撥:比如同學們寫作文,本來結(jié)構(gòu)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廢話湊數(shù),這可以說是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并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一說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將文言文講給別人聽嗎?選擇一篇試背。(教師可以提供課文留白或成語故事的圖片)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分小組選擇一個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學習“百花園一”時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語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書設計:
2寓言二則
畫蛇添足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作聰明、做多余的事,反而會弄巧成拙,把事情辦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