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導學案(通用2篇)
最后的姿勢導學案 篇1
一、查字典,先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寫出詞語的意思,然后按要求練習。
1、生死攸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繪聲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再寫幾個表示口才好的四字成語:____ ____ ____
二、課文重點片段回放。
天空陰沉沉的。
下午兩點多,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是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跑去。
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
但是,那短暫的幾秒鐘,哪里能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
1、摘抄地震來臨時樓房變化的詞語。_______________
2、“天空陰沉沉的。”這句話是__描寫,它的作用是:_______。
3、文中第三自然段連用5個感嘆號,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4、將文中一句反問句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__。
5、從文中第五自然段當中的__、__和__三個動詞,可以看出________,這一段從__面直接描寫了譚老師的英雄行為。回顧全文,我們通過救援人員、獲救學生、一位老師的話,從__面烘托出譚老師的英雄壯舉。
6、這段話講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7、畫出描寫譚老師語言和動作的語句,從相關語句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師?
_______________。
三、小練筆,回顧全文,自由表達內心感受,用“譚老師,我想對您說……”這一句式來傾訴自己的敬佩之情。(用上排比的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姿勢導學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語境理解重點詞語。抓住課文的重點語段復習,進一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體會環境及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的方法。
2、聯系生活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愛的真諦,通過課外閱讀的拓展感受學生對老師的真情,教師對學生關愛與呵護。
學習重點
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和課外閱讀的補充真正感悟“愛”的內涵。
復習過程
一、學情了解
1、自測(5分鐘完成)
聽寫:廢墟 坍塌 塌陷 塵埃 震撼 詮釋 生死攸關
照樣子,寫詞語。
(1)、生死攸關 。
a含有“生死”: 。
b含有反義詞: 。
(2)、繪聲繪色: 。
(3)、妙語連珠(含比喻): 。
按課文內容填空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 的師德靈魂。人們贊頌他:“ !”
一個姿勢被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他 , 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而這位老師卻永遠地走了。他就是 地震中為保護學生而遇難的德陽市東汽中學的一位湖南籍中學教師 — 譚千秋,讓我們記住這個名字。
二、我會學(小組交流,大組匯報)
1、譚老師“最后的姿勢”是什么樣子的?用“—”在文中畫出相應的語句。(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文中還有兩處也可。(讀一讀、畫一畫)
2、自由讀課文,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老師?從哪些詞語中讀出來的?
自主圈畫批注式學習譚老師的語言和動作。
(1)用“——”畫出語言,用“~~~~~”畫出動作。
地動山搖。……樓房塌陷了……這樣的環境描寫預示著譚老師遇難了,他的姿勢成為永恒的瞬間。
(2)朗讀體會環境描寫、側面描寫烘托在寫作中的作用。
拓展延伸
一、自主閱讀短文《愛的禮物》
1、認真閱讀短文,遇到疑問的地方在小組里討論解決。
2、這篇短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在空白處批注。
二、試著完成短文后面的問題
贊頌教師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