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語境理解重點詞語。抓住課文的重點語段復習,進一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體會環境及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的方法。
2、聯系生活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愛的真諦,通過課外閱讀的拓展感受學生對老師的真情,教師對學生關愛與呵護。
學習重點
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和課外閱讀的補充真正感悟“愛”的內涵。
復習過程
一、學情了解
1、自測(5分鐘完成)
聽寫:廢墟 坍塌 塌陷 塵埃 震撼 詮釋 生死攸關
照樣子,寫詞語。
(1)、生死攸關 。
a含有“生死”: 。
b含有反義詞: 。
(2)、繪聲繪色: 。
(3)、妙語連珠(含比喻): 。
按課文內容填空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 的師德靈魂。人們贊頌他:“ !”
一個姿勢被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他 , 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而這位老師卻永遠地走了。他就是 地震中為保護學生而遇難的德陽市東汽中學的一位湖南籍中學教師 — 譚千秋,讓我們記住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