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
•教材思路: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內容,是“表情豐富的臉”單元教學的第三部分。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的臉龐的觀察,并通過適當的美術表現手法,來制作變臉。學生可以通過回憶、觀察的方法,從而捕捉到人最具有特點的臉龐。引導學生運用廢舊物品制作,進一步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對人物的觀察,認識并了解人的臉部特征,并學習掌握觀察人物臉部的獨特方法和制作技巧。
2、 通過對人物臉部的觀察,培養學生獨特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
3、 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持久興趣,提高同學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不同的繪畫手法,大膽的對任務臉部進行描繪、制作,力爭表現出人物
的獨特面貌。
教學難點:學會細致的觀察人物的相貌特征,體會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物臉部的區別,大膽的探索,運用多種繪畫手法進行表下并制作臉譜。
•教學準備:
教師:錄像、范作。
學生:手工材料
•教學過程:
1、 情境導入
請同學們看一段戲劇中變臉的錄像。要求讓學生感受變臉的奇特表現方式,并討論人物的外貌特征。
2、 欣賞分析
(1)、瞧!書上通訊們用廢紙做的人物變臉多有趣啊,你能想到更有趣的嗎?
(2)、借用狐貍臉的一部分做成的變臉是否很有趣呢?我們還可以運用什么動物的臉來做變臉呢?
(3)、三個姑娘通過變化五官來表現出十分豐富的表情,真是太有意思了…….
3、探究方法
人物的臉龐到底怎樣變臉?
能用什么表現手法呢?
4、啟發教學
創設情景,展示小動物的臉部,將臉部某一個部位剪下來代替老師的響應部位,讓學生看看是否有別樣的感覺,在觀看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5、制作練習
(1)、教師演示制作步驟,用夸張的手法繪制臉部。
(2)、通過不同部位的拼貼、組合來制作作品。
(3)、分組練習:各組討論創作思路,學生制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6、游戲展示
請同學到講臺前用不同的組合形式將五官部位任意組拼,增強學生的創作激情,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7、 評價小結
(1)、每小組選2—3幅作品讓學生談談作品的精彩之處,請制作者講解創作思路和創作心得。
(2)、評價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