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教案2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把握“糍粑、陰霾”等詞的讀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魏明倫及《變臉》的劇情。 3.了解川劇的一般特點。 教學重點 1.把握劇情,理解水上漂與狗娃之間的矛盾沖突。 2.悉心體會劇中的細節刻畫、心理刻畫,理解它們所表達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水上漂重男輕女的世俗觀念。教學方法 1.文獻法 2.演讀法 3.討論 4.美點尋蹤法課時安排 4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整體感知,積累詞語,了解劇情;精讀課文,欣賞品味,美點尋蹤;著重賞析劇本的情節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變臉王”大家聽說過嗎?(學生回答:“一種電腦屏保程序”“著名川劇變臉王彭登懷”……)(多媒體顯示川劇變臉畫面)我們今天走進魏明倫的《變臉》,結識一位“變臉王”水上漂老人。 設計(二) 多媒體播放電影《變臉》片斷。 蘆花叢中,漁夫唱晚。一個身懷絕技、孤身闖蕩江湖的老藝人,與他新買來的“孫兒”拉開家常,其樂融融。老人不禁為自己的變臉藝術終于有了傳人而怡然自得。然而,他的愿望卻落了空…… 二、資料助讀 學生展示課前通過圖書館或網絡收集的有關資料,教師酌情提供相關材料,如魏明倫簡介(見備課資料部分)、《變臉》劇情簡介等。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劇情。 學生自行積累詞語。多媒體顯示: 糍粑(cī bā) 打鼾(hān) 陰霾(mài) 鷺鷥(lù sī) 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悅的樣子。 睡眼惺忪(xīng sōng):因剛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躡手躡腳(niè):輕手輕腳。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用一句話概括劇情。 示例1:這部戲曲描寫的是老藝人水上漂與他收為“孫子”的女孩狗娃之間的命運碰撞。 示例2:這部戲曲描寫了水上漂發現狗娃是女孩要將她拋棄而最終又將她收留的一段波折。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美點尋蹤 1.學生細讀課文,選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用鉛筆在書的空白處作簡單點評。 2.學生自主品評,進行美點尋蹤。 學生自由發言。 生1:這場戲情節起伏跌宕,矛盾沖突尖銳,扣人心弦。 生2:水上漂、狗娃形象鮮明,讓人過目難忘。 生3:戲曲語言清新質樸,通俗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