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一角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不同的房間隨功能變化而設計的道理,懂得在房間物體擺放中的主次關系的重要性。
2.用寫生的方式創造性地表現房間一角,可進行合理的添加或刪減。
3.通過學生對房間一角的描繪,提高他們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點:能用寫生的方式創作房間一角。 難點::學生對自己的房間進行設計,給人美觀、舒適、實用、新鮮的感覺。
教具準備:收集并整理有關房間一角的照片資料,制作課件 學具準備:繪畫工具、材料等。
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這節本身安排的是一節寫生課。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不能一一完成這一任務。
教學建議 把它上成一堂記憶課。課前先叫學生去觀察一下自己的房間,然后在課上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進行作畫。
課后反思
通過先觀察后作畫,不僅解決了一些空間和時間上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但從學生所畫的作品上看,位置的擺放還不是很到位。
教 學 過 程 本人教學思路
教 學 活 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1.欣賞課件。
欣賞《房間一角》要求學生欣賞不同風格房間的魅力,領會其色調、主次、創意等,請學生討論其中一幅作品的創作思路。
2.欣賞名作。
(1)課件出示:《凡•高在阿爾的臥室》,學生談感想。教師小結:房間以暖色調為主,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充滿感情。
(2)課件出示:《有花束的室內》,學生談感想。教師小結:房間以冷色調為主,突出花束,房間氣氛寧靜、和諧,又不失活潑。
(3)學生嘗試闡述這兩幅作品的區別。
3.組織討論。
作品如何進行適當的添加或刪減,才能更好地表現創作意圖。
(1)課件欣賞:添加或刪減的示意效果圖。
(2)學生討論,教師小結:對于感興趣的物體、重要的物體、有意義的物體,在進行重點刻畫時可適當添加細節;而與主題無關的物體可刪減。
4.欣賞課本的學生作品。
學生談欣賞感受。
5.學生寫生。
主題為《房間一角》或《教室一角》。
(1)要求做到“三定”:定位置(學生坐的位置不能隨意移動)、定距離(學生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基本固定)、定物體(物體也不能隨意移動)。
(2)教師巡視指導,特別是透視不準等共同性問題應作重點指導(涉及到透視現象的原理時,教師可用一些實例進行說明)。
6.教師小結本課內容,要求學生課后設計并布置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