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拓印(精選10篇)
有趣的拓印 篇1
教學目標:1、學會觀察、尋找生活中物體的美麗紋理。
2、掌握拓印的技巧和方法。
3、培養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重點:掌握正確的拓印方法,表現出物體的美麗紋理。
難點:線條力度的均勻。
教學準備:硬錢幣、鑰匙、樹葉、范圖。
教學過程:觀察導入:(投影儀)
師:請同學們看,這里畫的是什么?這是畫嗎?
(學生議論回答)
小結:對,是硬幣和鑰匙,是畫,叫拓印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拓印畫。
(板書:有趣的拓印)
一、了解、認識。
拓印就是最早的印刷,我們書上的文字,現在是印刷廠印出來,是靠電腦制版的,過去是人工將一個個的小小鐵字排成版后再印刷,再過去是在石頭上刻字后印刷,也就像拓印一樣。
1、想一想:為什么硬幣、鑰匙能拓印?拓印要什么條件?
(討論)
小結:物體的一個平面中有凹凸不平的紋理,就可以拓印。
2、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體可以拓印?
(硬幣、鑰匙、樹葉、象棋、花玻璃、樹皮等)
小結:硬幣、鑰匙、象棋、花玻璃、樹皮這些物體都是比較硬度東西,就是樹葉比較軟,樹葉要找葉脈背面紋理深硬一點的。
3、拓印的工具:鉛筆、蠟筆。
4、水彩筆能拓印嗎?:不能!因為水彩筆的水容易滲到凹凸處,使紋理不清楚了。
5、怎樣有漂亮的拓印?:(比較兩圖)
結論:拓印要用力均勻,線條方向一致。
二、學習方法。
1、握筆:拇指、食指、中指從上方拉筆。
2、托物放平,上面將作業紙蓋住,左手按緊,右手蠟筆在紙上涂線,線條要輕、要長,方向一致,直到紙上印出的物體紋理清楚。
3、請同學上臺試一試。
三、學生作業,老師指導。
(分析上臺學生的作業,提出要注意點。)你們還想來畫?那我們大家都來練練吧!
1、幫學生選好拓印物。
2、指導拓印方法、姿勢。
3、展示線條涂抹好的、圖案清晰的作業。
4、方法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出教室去找樹皮拓印。
四、作業評價。
對完成好的作業,不僅給予“優”還加上“★”。
五、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拓印畫,拓印畫也是一種表現物體美的一種形式,我們今后還要多多的練習,只要你發現物體的表面有凹凸不平,你就可以進行拓印,經常練習,你會越練越好,手會越來越巧。
有趣的拓印 篇2
有趣的拓印
教學目標 :
1、能運用手中的油畫棒或鉛筆,拓印出自己認為好看的花紋,掌握拓印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拓印中找到美、欣賞美。
3、感受到拓印的樂趣,并能激發學生拓印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運用手中的工具,拓印出自己認為好看的花紋。
教學難點 :
感受到拓印的樂趣。
課前準備:
鉛筆、油畫棒、紙、拓印的作品。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教師事先準備好一張紙、一片樹葉、油畫棒)
1、 老師給你們這些材料,讓你們制作成一幅畫,你會怎么表現?
2、 請學生試一試。(可以有多種方法)
3、 交流。
你認為可以怎么做?把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看看。
二、 新授
1、為什么這張畫會出現這樣的效果?
(因為表面它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2、在你的身邊,你認為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這種拓印?請同學搜集一下。
(錢幣,鑰匙······)
3、請你把自己收集的東西用紙拓印一下。
4、你可以怎么拓?
請同學按這個方法試一試?
能拓印下來嗎?對學生的作品講評。
5、出現的問題:
A、拓印應朝一個方向。
B、 動作不可太重。
C、拓印時,紙不可移動。
三、 欣賞
1、這么美麗的拓印紋,可以做些什么呢?
A、拓印在紙上裝飾。
B、 可以拓印成一條花邊。
C、可以畫成畫。
2、欣賞作品
3、看到這些作品,你有些什么想法?
四、 學生作業 要求
1、運用自己身邊有的材料進行拓印。
2、可以獨立完成作品,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
五、 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六、 點評。
有趣的拓印 篇3
有趣的拓印》這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的設置是為了使兒童在活動中來認識、發現和體驗實物紋理所具有立體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運用蠟筆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形象,這種簡單的方法是學生易掌握的。在本課的圖例中展示的自然紋理和實物紋理,是為了引導學生去尋找發現更多紋理清晰的實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多種顏色、形式拓印,在作業中體現操作能力、創造力,使實物的紋理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呈現。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學得輕松,玩得愉快,并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有趣的作品,課堂成為了孩子們的樂園.反思這節課,有以下幾點讓師生共同受益.
一、“趣”貫穿于教學始終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原動力,特別是對于初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們的興趣才能使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在本課活動之初,我首先問學生:“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引起學生興趣,再進一步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要變魔術”,有效的把學生興趣引入到教師設置的活動中,通過“變魔術”,把學生最初的“感興趣”提升為“探索秘密的興趣”,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打下基礎。
在學生帶著興趣去發現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動中不斷體驗拓印帶來的樂趣,體會到成功拓印的喜悅,讓學生在趣的引導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斷去創造,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動手操作成為學生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
“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造者。”動手操作體驗是讓學生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必要手段。活動中,我沒有用講的方法去直接告訴學生怎樣拓印,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體驗,尋找發現問題,通過交流、體驗,找到正確的拓印方法,這樣比教師講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實物紋理特征時,也是由學生動手摸,比較后說出來的,讓學生直接體驗到實物紋理所具有的立體感、浮雕感。
三、激勵評價,培植自信,體驗成功的樂趣
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成功的感覺往往來源于成人的評價。教學中,教師的表揚,哪怕是不真實的表揚,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勵。再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說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的想象真豐富”
有趣的拓印 篇4
設計思路:
每個幼兒心中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為了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有趣的拓印》。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探索繪畫工具,體驗色彩的沖擊力,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的廢舊材料拓印造型,知道繪畫工具的豐富多彩。
2.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拓印形式。
3.在滾、刮、印的過程中體驗拓印活動的樂趣,感受色彩給人帶來的沖擊力。
活動重點:
體驗拓印活動的樂趣,感受色彩給人帶來的沖擊力。
活動難點:
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
活動準備:
各色水粉、調色盤(每組至少四個)、罩衣、蔬菜水果若干、叉子勺子若干、大小不等的球若干、植物花朵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初步認識新穎的繪畫工具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都用什么工具畫過畫呢?
2.展示繪畫工具
師:其實,除了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那些,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用來畫畫,看!今天老師的百寶箱里裝了很多的繪畫寶貝,我們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簡單介紹)
二、基本部分:探索繪畫工具的拓印方法
1.請個別幼兒嘗試拓印。
(1)請一個孩子上前選擇一樣物品嘗試拓印
(2)請另一個孩子用同樣的物品拓印不同的圖案。(用不同的面,不同的拓印方法等)
(3)再請一個孩子嘗試第三種方法。
2.提醒幼兒。
(1)你可以在自己的畫紙上隨意拓印圖畫,請不要畫到別人的畫紙上,也不要畫到地上。
(2)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2-3種材料進行探索,可以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嘗試。
(3)請在音樂聲中作畫,音樂聲停下的時候,請你停下手中的工作,把畫交上來,老師準備了漂亮的畫框等著裝飾你的大作哦!
3.幼兒自由選取材料,自由探索、拓印。教師巡回指導。
(球,提示幼兒可以滾動起來拓印;卡片可以刮畫)
三、結束部分:作品展示
1.每組請一個幼兒上前講述自己組的畫。(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出現在畫面上有什么感覺)
2.請幼兒拉著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講述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1.孩子們回到家可以用家里的廢舊材料與爸爸媽媽一起嘗試拓印、刮蹭等形式繼續探索。
2.材料可以放在美術角,幼兒可以繼續嘗試自己沒用過的材料。
有趣的拓印 篇5
[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材有趣的拓印分析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紋理有趣而美麗的實物,而運用蠟筆等工具進行皴涂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形象,這樣簡單的拓印方法,是兒童容易掌握的一種有趣的活動形式。 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上:04課 有趣的拓印
本課有趣的拓印的設置是為了使兒童在有趣的活動中來認識、發現和體驗這些紋理所具有的立體感、浮雕感和形成的美感。
本課有趣的拓印的圖例中,出示的自然紋理和實物紋理,是為了引導兒童去尋找、發現更多的紋理清晰的實物,通過觀察、觸摸來感受、體驗它們的紋理特征,增長知識,培養認知能力。
有趣的拓印課的教學要啟發兒童去體驗用不同的方法,多種顏色進行皴涂、拓印,使畫面的形式、色彩變化更為豐富,在作業中體現出操作能力,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創造表現的能力,使實物的紋理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呈現出來。
二、教學目標
*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能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中,教師可采取多種方式來進行教學,如: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到室外去尋找、觀察、了解實物的紋理特征。通過觸摸,感受它們的不同之處。
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和形式,讓學生熟悉并掌握紋理拓印的過程、步驟和方法。要進行適當的操作示范,強調雙手的協調配合、皴涂的輕重適當。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種方法進行皴涂拓印,培養兒童學習的興趣,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同一實物可采用多種顏色拓印,也可以同一實物重復拓印或重疊拓印,紋理的排列可以是隨意或有規律地進行組合。
作業要求: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幾種認為好看的紋理,用鉛筆或蠟筆等工具把它拓印下來。
評價可采用自評或互評的方式,以活動所獲得的生活啟示,談體會和交流心得。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如錄像、投影、展示平臺和課件,充分展現各種紋理的美感和特征,啟發引導學生。
*教學中,教師還可通過對比的方法,用有紋理和無紋理的實物讓學生觸摸、皴涂,感受體驗它們的特征。
*學生作業應選擇合適的拓印紙張,以盡量保證拓印的效果。
(陳以文)
[實錄]安陸市紫金路小學闕君老師的實錄
教學理念
新課程要求在美術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并在動手實踐中能力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朝著目標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有趣的拓印》意在讓學生在興趣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參與,并通過操作,經歷和體驗拓印的過程,掌握拓印的方法,體會拓印帶來的樂趣和美感,培養學生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有趣的拓印》這一課是湘美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的設置是為了使兒童在活動中來認識、發現和體驗實物紋理所具有立體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運用蠟筆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形象,這種簡單的方法是學生易掌握的。在本課的圖例中展示的自然紋理和實物紋理,是為了引導學生去尋找發現更多紋理清晰的實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多種顏色、形式拓印,在作業中體現操作能力、創造力,使實物的紋理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呈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
學生活躍了起來,相互說著魔術的神奇。
師:那老師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
學生安靜下來,注意力集中了。
師:看,我手中有張紙,兩面都是空白的,(師出示一片樹葉)現在老師要把這片樹葉變到紙上去,告訴我,你想要什么顏色的?
生1:紅色的。
生2:樹葉變黃了,我想讓它還是綠色。
生3:我想讓樹葉上有各種顏色。
教室里笑了起來,說:“哪兒有彩色的樹葉“
師:當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這位同學一定行。
教師拿出大部分同學選擇的綠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樹葉放在紙下,用蠟筆拓印。
師:瞧,一片新的綠葉變出來了。
生1:真漂亮,老師,我也想變。有的學生禁不住用蠟筆在紙上畫開了。
生:我怎么變不出來?
師:大家想知道怎樣變嗎?
生:想。
教師將紙挪開,呈現紙下的樹葉。
生:原來老師是印的,我也會了。
師:大家可以試一試。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學生動手拓印。(教室伴隨音樂)
結果:有的同學拓印成功,紋理清晰,有的卻沒有出現紋理。
師:讓我們來找找原因吧。
2.請拓印好的學生演示拓印過程。
生:把樹葉反面向上放好,蓋上紙,用手按好后,再用蠟筆平涂。
大家一起夸夸拓印成功的同學,并找自己失敗的原因。
生1: 我的樹葉是正面朝上了。
生2:我一涂,樹葉、紙動了。
……
3.質疑,體驗紋理。
師:樹葉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紋理呢?大家摸一摸樹葉的兩面,有什么感覺?
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
師:大家真聰明,樹葉反面有許多紋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們在拓印時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紋理,而正面沒有凹凸不平的紋理,就拓印不出花紋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
許多物品有美麗的紋理,都可以拓印出來。
電腦課件展示,讓學生拓展思維。
師:大家覺得美嗎?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來拓印?
教師將物品按小組分發,讓學生摸,體驗紋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
師:下面大家可以選擇你想拓印的物品,開始拓印吧。
4.鼓勵創造,體現個性。
師:在剛上課時,有同學想要彩色樹葉,現在動手試試,看看誰能作業變得更漂亮.
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時表揚,感染全體學生不斷創新.
結果:有的學生將樹葉拓印成一朵盛開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樹葉,有的將硬幣印成五環……
師:大家除了用蠟筆拓印還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讓花紋展現出來呢?
生1:我今天沒有帶蠟筆,用鉛筆側著涂也可以印出花紋.
生2:老師,我還有更好的辦法,把東西直接蓋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紋.
教師積極肯定學生做法.
三.總結
師:這節課玩得高興嗎?
生:高興.
師:今天我們的方法叫拓印.(板書課題:拓印)
師:你們覺得拓印有趣嗎?
生:有趣.(補充課題:有趣的拓印)
師:大家下課后還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紋理的物品,把它變成美麗的畫.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學得輕松,玩得愉快,并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有趣的作品,課堂成為了孩子們的樂園.反思這節課,有以下幾點讓師生共同受益.
一、“趣”貫穿于教學始終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原動力,特別是對于初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們的興趣才能使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在本課活動之初,我首先問學生:“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引起學生興趣,再進一步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要變魔術”,有效的把學生興趣引入到教師設置的活動中,通過“變魔術”,把學生最初的“感興趣”提升為“探索秘密的興趣”,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打下基礎。
在學生帶著興趣去發現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動中不斷體驗拓印帶來的樂趣,體會到成功拓印的喜悅,讓學生在趣的引導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斷去創造,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動手操作成為學生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
“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造者。”動手操作體驗是讓學生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必要手段。活動中,我沒有用講的方法去直接告訴學生怎樣拓印,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體驗,尋找發現問題,通過交流、體驗,找到正確的拓印方法,這樣比教師講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實物紋理特征時,也是由學生動手摸,比較后說出來的,讓學生直接體驗到實物紋理所具有的立體感、浮雕感。
三、激勵評價,培植自信,體驗成功的樂趣
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成功的感覺往往來源于成人的評價。教學中,教師的表揚,哪怕是不真實的表揚,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勵。再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說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的想象真豐富”“你做得非常好”“你的畫真有創意”……積極肯定每位學生的“閃光點”,這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如同興奮劑一般,源源不斷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們去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因為贊賞而把學習活動當作愉快的享受。
四、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拓印
教學中在學生掌握了正確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蠟筆還可以用什么拓印呢?”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索,在實踐中發現,拓印不止能用蠟筆,還能用鉛筆、橡皮泥……讓學生單一的蠟筆拓印形式,得到更寬的發展,讓學生更能體驗拓印帶來的樂趣。
另外本課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也是一個成功之處, 電腦課件對自然、生活中有美麗紋理事物的展現,彌補了由于條件限制,學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學生思維,讓他們了解自然之美,美就在身邊。音樂的引入,在創作活動中給學生提供聽覺信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
[教案]咸寧市實驗小學張雅琴老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生學習紙版畫的初初次嘗試,是一般性的繪畫教學轉入到版面教學的過渡性課題,是一次將繪畫線條變成拓印輪廓的造型練習,它旨在使學生體驗實物拓印的過程和通過拓印表現客觀形象后愉悅,激發學生學習紙版畫的興趣,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和作業有序的良好習慣。
實物拓印是借助實物、如樹葉、編織物、器皿等表面紋理清晰的物品。經選擇、拼擺,組合成形象,然后拓印到畫面上,完成一幅作品。
教學時,教師要用較少的時間和直觀有效的示范方法,把運用實物的表面紋理拓印成所需形象的聯想途徑指給學生,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結構知識與拼擺方法來完成排列底版的制作。教師可采用講授與學生作業同步進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積極地、有序地按步驟完成作品,強化課堂練習。
教學目的:
1、開闊學生眼界,了解多種繪畫形式,豐富繪畫手段。
2、體驗拓印情趣。
3、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繪制版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拓印方法
教學難點:用實物組織畫面
課前準備:
課件、拓印所需樹葉、織物、剪刀、雙面膠、白紙、蠟筆或油畫棒等。
學具準備:
練習用的白紙、拓印所需樹葉、織物、剪刀、雙面膠、蠟筆或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一、觸摸激趣,拓印引題
1、黑板上事先放一張白紙,下面藏著樹葉,老師用變魔術的形式拓印出樹葉,來激發學生興趣,揭示謎底。
2、觸摸實物(樹葉),讓學生說出觸摸的感覺,和通過觸摸發現什么特點(凹凸不平,有紋理)
3、學生試拓印一片樹葉,比較光滑面與粗糙面的拓印效果有何不同。并得出結論:應拓粗糙面。
4、出示課題:有趣的拓印
二、賞析范畫,體味美感
出不范畫,讓學生認真觀賞并進行討論:比較范畫與以前學習的繪畫有什么不同?
經過學生熱烈討論之后,教師再進行歸納:今天同學們觀賞到的這兩幅結構圖簡潔、明快而又生動細膩的作品,是借助實物的紋理拓印而來的。
三、講練結合
1、教師講解制作要求
(1)構圖時,注意材料的紋理方向。
(2)粘貼時,應貼光滑的一面。
(3)拓印時,紙不能移動位置,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用各種顏色多拓印幾張。
2、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1、展示優秀作品:采取自評和互評的方式,指出優點和不足。
2、思維拓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發現美,利用各種美好的事物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教案]浙江海鹽三毛小學舒黎麗老師的教案
有趣的拓印
三毛小學 舒黎麗
教學目標:
1、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3、能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觸摸感受認識生活中物品的紋理,并體驗用不同的方法,多種顏色進行拓印,使畫面的形式、色彩豐富。
教學準備:
一塊刻有花紋的底版和一張普通的光滑板,各種物品若干,范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今天老師首先要來變一個魔術,想請一個小朋友與我一起合作。
(布下一塊刻有花紋的底版和一張普通的光滑板)
請你把手伸到布底下,告訴大家你摸到了什么?
你認為這里面會是什么花紋呢?
現在老師用不著看也能把底下的花紋“畫”出來,你相信嗎?
(教師示范用蠟筆拓印)
請你檢查一下這個圖案是不是跟底下的相同呢?
這種方法就叫做拓印。
二、新課教學
1、摸一摸
那么另一塊板能不能也印出來呢?我們也來試試(教師示范)
為什么它就印不出來呢?
動手摸一摸你身邊的物品,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夠用來拓印呢?
什么樣的東西能拓印?(表面粗糙或有突起的花紋)
老師這里有一些東西,你看看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不行?(請學生投影儀是分類)
2、說一說
看看你周圍的物品,告訴你的同桌,你找到了哪些物品,哪些能夠用來拓印。
(聽學生的反饋,大家一起評評他們說得對不對)
你覺得大自然中會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拓印?(學生舉例)
3、找一找
今天我們要到校園里去找一找了,把你認為能用來拓印的東西找來,放到自己的袋子里。
三、課堂總結
小朋友找到了好多有趣的東西,它們都有各自的紋理,回到家中再看看身邊有沒有好看且有突起花紋的物品,一同放到你的袋子里,并帶好蠟筆。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上節課我們找了很多有紋理的物品,今天我們就要動手來印了。
二、拓印
1、討論
你用什么方法把物品上的花紋印下來呢?(學生回答)
印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示范錯誤的畫法,提醒學生應該注意到:少用力,不移動,同一方向涂,選擇較深的顏色)
2、試一試
試試你能不能印出好看的花紋。
3、比一比
比比誰印得最清楚,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印的,注意到了什么?
三、組合拓印
一張葉子印出來的還不算漂亮,我們可以把葉子組合成一張畫,再印就更漂亮了。(出示示范作品)
四、嘗試練習
嘗試通過組合的方法再印一幅美麗的拓印畫
[教案]浙江省海寧市南苑小學周健老師的教案
■有趣的拓印
教材版本:美術(一年級上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湖南美術出版社 xx年7月第1版
xx年7月浙江第1次印刷
年 級:小學一年級
課 時:80分鐘
執 教 者:周健
教學目標:
1、 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2、 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3、 能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啟發學生去體驗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拓印各種不同的物體。
難點:拓印技法的掌握。
教學具準備:
拓印用紙,拓印的各種物體,拓印的范品。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準備各類拓印的用具。
二、 導入新課。
1、 出示拓印作品與繪畫作品比較,
1) 看這兩張畫,你覺得有什么不同?
2) 你知道第一張是怎么做的嗎?
2、 揭示課題。
三、 欣賞感知。
1、 學生根據剛才所說自由嘗試拓印。
2、 交流:發現拓印的效果不佳,為什么?
3、 教師小結:
教授拓印的要點:
1) 將紙覆蓋在物體上,不移動。
2) 將油畫棒輕輕橫涂。
3) 根據物體,拓印的最后,在邊緣稍微加深。
四、 學生作業。
拓印練習。
五、教師巡回輔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第一次拓印,技法掌握較難,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課堂小結。
1、 作業展評。
2、 課后多多熟練拓印技法。
3、 想想還能用什么工具拓印什么物體?效果會怎么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準備各類拓印的用具。
二、導入新課。
上節課拓印作品的展示,回顧拓印的要點。
三、欣賞感知。
1、 我們課后去拓印了什么物體?
1)教師出示樹葉、硬幣、鑰匙等多種拓印作品,學生欣賞,說一說。
2)教師出示樹皮的拓印畫,學生猜猜,拓印的是什么物體?
2、 我們除油畫棒外,還能用什么繪畫工具呢?
3、 教師出示各類拓印作品讓學生欣賞。
說說用什么工具拓印了什么物體?
四、 學生作業。
室內、室外自由尋找,用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拓印各種物體,看看會有怎樣的拓印效果?
五、 室外作業要求。
1、 排隊出教室,進教室。
2、 規定活動區域,認真繪畫。
3、 注意安全。
六、 學生繪畫,教師巡回輔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拓印技法掌握較難,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七、課堂小結。
1、作業展評。
2、說說室外拓印感受。
[教案]浙江海寧實驗小學周志霞老師的教案
有趣的拓印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美術》(湘版)教材
一年級上冊第4課
年 級:小學一年級
課 時:40分鐘
執 教 者:周志霞
教學目標
1、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3、能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學生到室外去尋找、觀察、了解實物的紋理特征,用拓印的方法表現他們的不同之處。
難點:掌握拓印的方法,主要是雙手的協調配合與涂色的輕重變化。
教學準備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有凹凸面的不同實物。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蠟筆。
教學過程
一、感受實物的凹凸紋,激發學生興趣,引題
1、教師準備幾樣有不同凹凸紋的實物(如硬幣與銅板、鑰匙與紙板形鑰匙,車牌照,鞋子等),讓學生閉上眼睛上前摸一摸,猜一猜,說說你是根據什么猜出來的?
(凹凸不平的花紋)
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樹葉、象棋、玻璃、音響上的字等)
3、老師想把這些漂亮的花紋留住,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4、請學生上前試著涂一涂,印一印
5、出題。
二、 探討拓印的方法
1、教師拿出幾張不同的白紙,讓學生注意看,有什么不同之處。(厚薄不同)
2、讓三位學生上前,用不同的紙拓印同一物體樹葉,可以用鉛筆、彩色鉛筆或蠟筆。
先讓三位學生說說拓印時的感受,再比較不同的拓印效果,并與繪畫作品相比較,說說你喜歡哪一種效果,為什么?
4、讓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自由嘗試拓印。
交流:如發現拓印的效果不佳,為什么?共同探究原因
小結拓印的要點:
1) 將紙覆蓋在物體上,不移動。
2) 將油畫棒輕輕橫涂。
3) 根據物體,拓印的最后,在邊緣稍微加深。
三、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室內、室外自由尋找,用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拓印各種物體
四、課堂小結。
[教案]轉帖網友的教案
第四課 有趣的拓印
(繪畫創作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簡單的拓印方法。
2、開闊學生的眼界,從生活到自然,了解多種繪畫形式,豐富繪畫手段。
3、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尋找有紋理的實物,嘗試拓印。
教學準備: 一張拓印的示范作品,紙、筆、被示范拓印的物品
彩色鉛筆或蠟筆,硬幣幾枚或其它有紋理的小物品(學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察學具。(檢查筆的準備情況,沒帶的學生可用普通鉛筆代替)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激趣。展示用樹葉拓印、組合成的圖案:如小雞、蝸牛、金魚、螃蟹、蜻蜓、蝴蝶,與真實的圖片做比較,讓學生區別它們的不同,感受拓印的美感。
2、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紋理是怎樣‘畫’出來的嗎?
3、學生分組猜想、反饋。
4、教師示范拓印的方法:將紙蒙在有明顯紋理的物體上,拓印時,左手伸開,手指用力按住紙;右手用蠟筆或鉛筆輕輕均勻磨畫,印出紋理為止。
5、學生嘗試。
6、教師反饋學生作業情況,提醒學生注意:
a, 左手要始終按住紙,別讓紙和物體錯位,否則拓出的紋理不清晰。
b, 筆要平放,用力均勻,涂色要一個方向來回地涂。
7、找一找,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紋理較明顯的物體呢?用手摸一摸,表面比較粗糙的物體都可以試一試。
8、作業:比比看,誰拓印的花紋多,印得好。
9、教師巡視輔導。
10、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都能找到許多可以拓印的物體,拓印的效果也不錯,可是要把他們組合成好看的形狀,或者進行一些添畫,它們會變得更有趣,不信,你就試試看。(教師可在黑板上進行簡單的示范)
有趣的拓印 篇6
教學目標 :
1、能運用手中的油畫棒或鉛筆,拓印出自己認為好看的花紋,掌握拓印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拓印中找到美、欣賞美。
3、感受到拓印的樂趣,并能激發學生拓印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運用手中的工具,拓印出自己認為好看的花紋。
教學難點 :
感受到拓印的樂趣。
課前準備:
鉛筆、油畫棒、紙、拓印的作品。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教師事先準備好一張紙、一片樹葉、油畫棒)
1、 老師給你們這些材料,讓你們制作成一幅畫,你會怎么表現?
2、 請學生試一試。(可以有多種方法)
3、 交流。
你認為可以怎么做?把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看看。
二、 新授
1、為什么這張畫會出現這樣的效果?
(因為表面它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2、在你的身邊,你認為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這種拓印?請同學搜集一下。
(錢幣,鑰匙······)
3、請你把自己收集的東西用紙拓印一下。
4、你可以怎么拓?
請同學按這個方法試一試?
能拓印下來嗎?對學生的作品講評。
5、出現的問題:
A、拓印應朝一個方向。
B、 動作不可太重。
C、拓印時,紙不可移動。
三、 欣賞
1、這么美麗的拓印紋,可以做些什么呢?
A、拓印在紙上裝飾。
B、 可以拓印成一條花邊。
C、可以畫成畫。
2、欣賞作品
3、看到這些作品,你有些什么想法?
四、 學生作業 要求
1、運用自己身邊有的材料進行拓印。
2、可以獨立完成作品,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
五、 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六、 點評。
有趣的拓印 篇7
中班美術活動:有趣的拓印
執教:呂小英
活動目標:1、能積極尋找并學習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畫,并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制作拓印版畫。
活動準備:1、在活動室周圍放置一些可供幼兒制作拓印版畫的材料。
2、紙風箏一個,宣紙、油畫棒、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
2、我手中有張紙,兩面都是空白的,(師出示一架風箏)現在老師要把這架風箏變到紙上去,告訴我,你想要什么顏色的?
3、教師變“魔術”。瞧,一架風箏變出來了。你們猜猜老師是怎樣變的嗎?幼兒猜后教師將紙挪開,揭示謎底。豐富詞:拓印。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或漂亮的 圖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變到你的紙上。
2、幼兒嘗試、操作。
三、集體欣賞、交流、討論拓印的經驗。
1、教師引導幼兒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和底 。
有趣的拓印 篇8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很多表面凹凸不平,但紋理卻非常美麗的物品,把這些物品紋理拓印下來,就可以獲得和拓印物相似的形象,觀察到不同的肌理效果。設置此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了解和掌握拓印的簡單方法,認識、發現、探索拓印產生的紋理所具有的自然美感。
拓印分為干拓和濕拓兩種,其方法簡單易學,操作性強,是一種易被兒童掌握的有趣的美術活動形式。本節課向學生介紹了濕拓的簡單方法,教材中出示的圖例包括:1、不同類別的拓印物,提示學生可拓印的物品種類很多,要深入生活去發現,去搜集。2、濕拓的方法步驟,便于學生自學和探究。3、學生的示范作品。有的用不同拓印物拼組而成,有的是同一件物品重復拓印的作品,還有的是拓印后再巧妙添畫組成形象的。這些作品構思巧妙,可用來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拓印出有趣的作品來。
教學目標:
1.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而有趣的各種紋理。
2.嘗試不同物品、不同方法的拓印;掌握濕拓的一般方法。
3.體驗拓印花紋的自然美感和形式美感。
教學準備: 一塊刻有花紋的底版和一張普通的光滑板,各種物品若干,范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今天老師首先要來變一個魔術,想請一個小朋友與我一起合作。
布下一塊刻有花紋的底版和一張普通的光滑板
請你把手伸到布底下,告訴大家你摸到了什么?
你認為這里面會是什么花紋呢?
現在老師用不著看也能把底下的花紋“畫”出來,你相信嗎?
教師示范用蠟筆拓印
請你檢查一下這個圖案是不是跟底下的相同呢?
這種方法就叫做拓印。
二、新課教學
1、摸一摸
那么另一塊板能不能也印出來呢?我們也來試試(教師示范)
為什么它就印不出來呢?
動手摸一摸你身邊的物品,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夠用來拓印呢?
什么樣的東西能拓印?(表面粗糙或有突起的花紋)
老師這里有一些東西,你看看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不行?(請學生投影儀是分類)
2、說一說
看看你周圍的物品,告訴你的同桌,你找到了哪些物品,哪些能夠用來拓印。
(聽學生的反饋,大家一起評評他們說得對不對
你覺得大自然中會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拓印?學生舉例
3、找一找
今天我們要到校園里去找一找了,把你認為能用來拓印的東西找來,放到自己的袋子里。
三、課堂總結
小朋友找到了好多有趣的東西,它們都有各自的紋理,回到家中再看看身邊有沒有好看且有突起花紋的物品,一同放到你的袋子里,并帶好蠟筆。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上節課我們找了很多有紋理的物品,今天我們就要動手來印了。
二、拓印
1、討論
你用什么方法把物品上的花紋印下來呢?(學生回答)
印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示范錯誤的畫法,提醒學生應該注意到:少用力,不移動,同一方向涂,選擇較深的顏色)
2、試一試
試試你能不能印出好看的花紋。
3、比一比
比比誰印得最清楚,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印的,注意到了什么?
三、組合拓印
一張葉子印出來的還不算漂亮,我們可以把葉子組合成一張畫,再印就更漂亮了。(出示示范作品)
四、嘗試練習
嘗試通過組合的方法再印一幅美麗的拓印畫。
小小船
教材分析:
折紙是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的一種制作游戲。它變化豐富,一張紙片經過折疊、組合,就可以變化出形象不同、惟妙惟肖的作品,不僅造型生動,還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通過折紙的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手部肌肉的運動和發展。本課教材以折疊小紙船為依托進行折紙的練習,小紙船的折法比較簡單,涉及向里折、外折、對折、翻折、中心對折等基本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折的過程中反復嘗試,發現并掌握其規律。為今后學生的紙工造型練習打下基礎。
在掌握小船的折法之后,為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到美術與生活的結合,教材又增添了為小船設計、裝飾花紋的內容。學生在給船體涂畫、添加花紋時,要考慮到不同種類船只的特征,根據不同的特征去設計適宜的花紋、色彩等。這樣的設計,既簡單有趣,又能豐富學生的創作,發展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
教學目標:
1.掌握折紙的基本要求,能用折紙的方法表現小船。
2.能大膽地對小紙船進行涂畫裝飾,感受其造型美感。
3.積極參與造型活動,體會折紙的樂趣。
課 型 :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1.彩色紙或廢舊掛歷紙、油畫棒或彩色水筆、剪刀、膠水等。
2.毛線、塑料管、包裝帶等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模型船,引入正文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船)
教師傾斜模型船,使學生可以看到船艙內的各種小船,問:“這里面呢?”(船、還是船、那么多小船……)“大船里面裝小船,好玩兒吧。”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從大船內拿出不同種類的船只,與學生共同辨認,使學生初步認知船的種類,感受不同種類船只的造型特點。
帆船:船體上有各種造型的帆。
漁船:有個大平底兒,漁民伯伯架著它出海捕魚,一定特別穩當。
客船:能裝載許多游客四處旅游觀光,上邊兒有救生圈、鐵錨等。
2.探究紙船的具體做法。
師: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紙船是怎么做成的嗎?別著急,咱們拿近點兒,你們先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也可以拆一拆,最后,好好想一想。一會兒,老師看誰說的最好。
教師將小船分發給各組學生,并板書課題。
師生共同總結出小船的幾種做法:
①直接用帶有美麗圖案的畫報、掛歷紙折。
②先用白紙或單色彩紙折,再用油畫棒、水彩筆等對船身進行裝飾。
③先用紙折好小船,再使用多種媒材對船體進行裝飾。如:加貼桅桿、彩旗、船艙等。
3.教師通過展示其他造型的船只圖片,如:航空母艦、羊皮筏子、快艇等,與學生共同研究其造型、色彩等特點,拓展學生思路。
師:“小小船,兩頭尖,乘風破浪去探險。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船?”
“如果你是小船長,你最希望駕駛哪種船去大海探險呀?是帆船?客船?還是連老師都沒想到的最特別的船?把你的想法跟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三、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1、提制作要求。
師:“想好了沒有?這節課,咱們就來做一只屬于自己的小小船。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誰做的又快,小船又漂亮,誰就能得到一份小禮物。聽!(教師搖動放禮物的盒子,讓學生聽到里面的禮物碰撞聲)想不想要?那你的動作可要快啊。我再提醒大家一句,使用剪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
2.學生開始制作后,教師及時表揚、鼓勵表現積極、主動的學生。對有創意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并進行展示,啟發其他學生制作出與眾不同的優秀作品。
四、評價
1.播放兒童歌曲“賽船” 將學生引導到教室前方展示小船的地方。
師: “小朋友們,我要開著‘小小船’去大海探險了,誰愿意跟我一起去?快上船吧!拿著你的小船上大船,咱們一起劃。”
2.學生之間進行互評。
師:“呀!大海里有這么多漂亮的小船。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只?喜歡它哪兒啊?”
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及時給予肯定或補充,并獎勵說的好、做的好的學生,調動學生互評的積極性。
五、教師總結性評價,下課
“這只小船在大海里開的可真穩,我想它一定能走很遠的路吧?誰做的?能帶我去英國嗎?你的小船能帶大家去哪兒旅游呀?你的呢?好,咱們這個海上旅游團就出發吧!走啊!去環游世界吧!”
有趣的拓印 篇9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尋找并學習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畫,并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制作拓印版畫。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周圍放置一些可供幼兒制作拓印版畫的材料。
2、紙風箏一個,宣紙、油畫棒、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
2、我手中有張紙,兩面都是空白的,(師出示一架風箏)現在老師要把這架風箏變到紙上去,告訴我,你想要什么顏色的?
3、教師變“魔術”。瞧,一架風箏變出來了。你們猜猜老師是怎樣變的嗎?幼兒猜后教師將紙挪開,揭示謎底。豐富詞:拓印。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或漂亮的圖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變到你的紙上。
2、幼兒嘗試、操作。
三、集體欣賞、交流、討論拓印的經驗。
1、教師引導幼兒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創意的幼兒給予鼓勵。
(1)你變出了什么畫?你是用哪些東西拓印的?你是怎樣拓印的?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拓印成功,紋理清晰,有的卻效果不太好?
2、小結。
四、引發幼兒繼續思考、探索。
1、 在你身邊、在你家里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它變成美麗的畫?
2、 除了用油畫棒來拓印,還可以用什么來拓印呢?
3、 你還有什么更新奇的拓印方法?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畫帶回來給大家看,好嗎?
有趣的拓印 篇10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嘗試用不同形狀的材料進行組合創作拓印畫,并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 感受拓印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拓印活動。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材料,紅黃藍綠水粉顏料,抹布,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拓印畫,感受拓印組合的美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它們是什么形狀組合在一起的?
3.小結:老師用扇形和長方形變成了太陽,用許多個圓形變成了花朵……
二、觀察材料,討論自己要創作的拓印畫,了解拓印的方法
1. 出示材料
小朋友一定也很能干,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材料,你想用哪些形狀變成什么?
小結:這些形狀經過組合可以成為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2. 教師示范拓印的方法
剛才小朋友想的都很好,可是這些形狀到底是怎么到白紙上的?
小結:小朋友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材料,需要用到的那一面形狀蘸滿顏料,輕輕印到白紙上,輕輕拿起來放回盒子里。像這樣的畫叫拓印畫。
3. 在拓印中要注意什么?
小結:當你想要另一種顏色時,你可以用另一面。當你覺得顏料蘸太多了,可以在邊沿舔一舔。當你手臟了時,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三、幼兒操作
桌子上放了許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材料用拓印的方法變成一幅漂亮的畫。
四、集體欣賞、交流
1.教師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有創意的畫給予鼓勵。
2.你喜歡哪幅畫,它用了什么形狀的材料組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