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袋的設計(精選4篇)
提袋的設計 篇1
課 時
2課時
課 型
繪畫
備課日期
3.27
授課日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陶冶審美情趣。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手提袋設計,培養動腦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內容分析
重點: 學習提袋的設計,初步認識設計與應用這一藝術形式。
難點: 能根據材料選擇適當的形式或根據表現形式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制作。
教學方法
講解
教學手段
示范
板 書 設 計
11、提袋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材料并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方式分配位置。
二、導入新知:
1、談話: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紹給大家你的提袋的特點!
2、欣賞:展示提袋成品。
三、探究提袋設計。
提示:你一定見過許多漂亮的手提袋,它們既方便了我們的購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藝術品。
1、 說說平時見過的印象最深、最喜歡的手提袋。
2、 探究教材及教具實物的手提袋,選擇哪些材料,運用什么形式制作的。
3、講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過程:
設計——材料——剪裁——折疊——裝飾
四、 學生進行包裝設計嘗試。
1、 讓部分學生說說他所帶的材料,適合以何種方式進行設計,說說大致的作法。
2、 小組討論怎樣才能制作出實用美觀的手提袋?
3、用所選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新穎、時尚的手提袋。
五、 展示作品,交流互動。
1、組內選評平優秀學生作品并展示。
2、 談談你設計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
提袋的設計 篇2
提袋的設計
顯性目標:1、設計與生活的關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功能。2、提袋的結構設計與制作方法并發揮想象力,設計制作出造型新穎美觀的手提袋。 人美版小學美術第8冊:提袋的設計
隱性目標: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生活中的設計,通過提袋的設計與制作,提高立體思維的能力與手工制作的能力。 人美版小學美術第8冊:提袋的設計
重點:提袋的造型設計。 難點:提袋的結構。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導入新課階段:
與全班同學展示課前師生收集的手提袋。
搶答課前自己準備的手提袋的來歷和用途。
布置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第22頁教材中的那一件手提袋設計作品,并說出喜歡的理由。
分別從圖案、色彩、用途、造型設計等方面談個人的感受。
板書課題:
提袋的設計
三、交流、研究階段:
請各組代表發言,教師補充。
步驟:
1、根據用途設計手提袋設計長、寬、高,色彩及圖案等。
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處可雙折并內加卡紙增加強度。
3、牢固黏合底部、邊部,底部也可加襯卡紙。
4、打孔穿提繩,提繩內側可加一短橫小棒,增加提重。
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
書籍、服裝、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種小商品的包裝。
綜合校園生活,我們可以設計那些手提袋?
展覽會、藝術節、畫展等藝術、文化活動的廣告宣傳品。
四、創作、實踐階段:
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確定創作題材。
根據個人選擇:
1、用掛歷紙制作。
2、把舊手提袋拆開后從新裝飾。
3、用有色圖畫卡紙以剪貼或繪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實踐活動。
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評價階段:
布置學生展示作品,評選最佳創意,最佳設計,新穎、時尚的手提袋作品。
學習他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議。
提袋的設計 篇3
課題
11、提袋的設計
學情
分析
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通過提袋設計一課使學生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發現美、認識美,并通過對提袋結構的解剖與再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設計,提高立體制作能力與創造能力。
教材
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一個內容。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通過提袋設計一課學生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發現美,認識美,并通過對提袋結構的解剖與再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設計,提高立體制作能力與創造能力。提袋設計包括多方面的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功能,三是提袋結構,四是圖案設計,好的提袋就是一件藝術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 2、運用已掌握的圖案技能裝飾手提袋使學生關注生活提高立體思維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課時
安排
一課時
課題
11、提袋的設計
授課時間四(1)4.18、四(4)4.18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 2、運用已掌握的圖案技能裝飾手提袋
隱性目標:使學生關注生活提高立體思維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重點: 在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 難點: 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特別是學習袋底的折疊方法。
教學準備彩色紙,卡紙,硬紙板,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研究教材小組研究交流總結繼續研究問題布置作業展示評價1、語言鼓勵。2、與全班同學展示課前師生收集的手提袋。3、布置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第22頁教材中的哪一件手提袋作品,并說出喜歡的理由。4、手提袋是怎樣制作出來的?5、請各組代表發言,教師補充。6、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 結合校園生活,我們可以設計哪些手提袋? 7、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確定創作題材。8、教師巡視輔導。布置學生展示作品,評選最佳創意,最佳設計,新穎、時尚的手提袋作品。穩定情緒。搶答課前自己準備的手提袋的來歷和用途。分別從團、色彩、用途、造型設計等方面談個人的感受。參考材料上方的制作步驟圖和平面展開圖研究。結合手提袋實物拆開后分析。(1)根據用途設計手提袋長、寬、高,色彩以及圖案等。(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處可雙折并加內襯卡紙增加強度。(3)牢固粘合底部、邊部,底部也可加稱卡紙。(4)打孔穿提繩,提繩內側可加一短橫小棒,增加提重。書籍、服裝、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種小商品的包裝。展覽會、藝術節、畫展等藝術、文化活動的廣告宣傳品。根據個人選擇:(1)用掛歷紙制作(2)把舊手提袋拆開后重新裝飾。(3)用有色圖畫卡紙以剪貼或繪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實踐活動。學習他人的有點,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議。進入學習狀態。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引發學生興趣。
激發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了解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合作精神。
提高學生鑒賞評價能力。
板書:課件
提袋的設計 篇4
課題
11、提袋的設計
學情
分析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通過提袋設計一課使學生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發現美、認識美,并通過對提袋結構的解剖與再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設計,提高立體制作能力與創造能力。
教材
分析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一個內容。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通過提袋設計一課學生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發現美,認識美,并通過對提袋結構的解剖與再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設計,提高立體制作能力與創造能力。提袋設計包括多方面的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功能,三是提袋結構,四是圖案設計,好的提袋就是一件藝術品。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2、運用已掌握的圖案技能裝飾手提袋使學生關注生活提高立體思維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課時
安排一課時
課題
11、提袋的設計
授課時間4.15-4.19
教學目標使學生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運用已掌握的圖案技能裝飾手提袋
使學生關注生活提高立體思維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在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 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特別是學習袋底的折疊方法。
教學準備彩色紙,卡紙,硬紙板,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研究教材小組研究交流總結繼續研究問題布置作業展示評價1、語言鼓勵。2、與全班同學展示課前師生收集的手提袋。3、布置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第22頁教材中的哪一件手提袋作品,并說出喜歡的理由。4、手提袋是怎樣制作出來的?5、請各組代表發言,教師補充。6、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 結合校園生活,我們可以設計哪些手提袋? 7、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確定創作題材。節哀哦是巡視輔導。布置學生展示作品,評選最佳創意,最佳設計,新穎、時尚的手提袋作品。穩定情緒。搶答課前自己準備的手提袋的來歷和用途。分別從團、色彩、用途、造型設計等方面談個人的感受。參考材料上方的制作步驟圖和平面展開圖研究。結合手提袋實物拆開后分析。(1)根據用途設計手提袋長、寬、高,色彩以及圖案等。(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處可雙折并加內襯卡紙增加強度。(3)牢固粘合底部、邊部,底部也可加稱卡紙。(4)打孔穿提繩,提繩內側可加一短橫小棒,增加提重。書籍、服裝、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種小商品的包裝。展覽會、藝術節、畫展等藝術、文化活動的廣告宣傳品。根據個人選擇:(1)用掛歷紙制作(2)把舊手提袋拆開后重新裝飾。(3)用有色圖畫卡紙以剪貼或繪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實踐活動。學習他人的有點,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議。進入學習狀態。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引發學生興趣。
激發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了解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合作精神。
提高學生鑒賞評價能力。 板書:課件 提袋的設計在美術課中我們更強調提袋的藝術價值,欣賞價值,要把它作為工藝美術中的一件藝術品來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從中感受到設計者獨特的設計思想,不同材質不同造型所代表的文化內涵,以及所具備的品牌效應等問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構思想法不統一、分工不明確,以至于有的學生在一旁觀看等現象。所以在學習中還要加強指導。提袋種類繁多,我就用課件的形式把圖片展示給同學們,讓同學們在直接觀察提袋的造型后再設計,作業效果較好。在評價環節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然后再讓作者進行創作方法的介紹。這樣,同學們又一次接受了制作的經驗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