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規劃
具體教學內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2 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例3 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4 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5 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教材所處地位
傳統的小學幾何教學側重于常見幾何圖形的認識和長度、面積、體積的計算,而這些內容的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無論在學習素材方面還是在實踐操作方面都顯不夠。因此,本冊實驗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面積”兩個單元。這些內容不僅對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有著重要的價值,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和探索空間。
3、教材編寫特點
“位置與方向”的編排,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創設了豐富的便于操作的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現實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一方面獲得豐富的有關空間方位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兩個起點上:生活原型中感性的經驗和第一學年學習的上、下、前、后、左、右,(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學生能夠用這些知識和經驗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知識是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