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利用舊知遷移,理解“倍”的意義,建立“倍”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歷建構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基本數學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見過面了,但是老師沒有告訴大家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知識。請看大屏幕,讀一讀。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數學王國,去認識一個新朋友“倍”。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同學們先來解決幾個小問題。(出示課件)
1、列式計算。
2、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 2個4。
3、先觀察再說一說。
⑴這是幾個幾?(5個3)
⑵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⑶要求5個3是多少應該怎樣計算?
3、拍手游戲。
⑴老師拍幾下,學生拍2個老師拍的那么多。想一想,你該拍幾下。
⑵老師拍幾下,學生拍2個老師拍的那么多。但是要讓大家聽出你拍的是2個幾,注意停頓。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實物圖片,增強了簡單情境創設的動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圖片復習舊知“幾個幾”,與新知“倍”形成知識的對接,做好表示“幾個幾”的乘法意義和“倍”概念意義的先前儲備,為溝通兩者的聯系做好鋪墊。
(二)情景創設,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倍”,建立“倍”的概念
師:在豐收的季節里,勤勞的小兔子也忙著收獲呢,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小兔子拔蘿卜”主題圖
2、用“幾個幾”表述,初悟“倍”的含義。
(1)胡蘿卜2根,紅蘿卜6根,白蘿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蘿卜看成1份,你能把白蘿卜的根數用“幾個幾”來表述嗎? 一起數一數:1個2,2個2,3個2。
板書:3個2
3、找準關系,用“倍”進行語言表征。
(1)白蘿卜的根數有3個胡蘿卜那么多,還可以說成“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板書: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指名說,再集體說。
(2)師再拿出2個白蘿卜,說一說白蘿卜與胡蘿卜的倍數關系。板書: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4倍。
及時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白蘿卜有4個2。)集體數一數。
(3)完成書中第50頁例1:觀察思考白蘿卜與胡蘿卜的關系,圈一圈、填一填。如果有6個2呢?(就是2的6倍。)10個2呢?(2的10倍。)
師:你發現了什么?(有幾個2就是2的幾倍。)沒錯,當我們把2個胡蘿卜看成一份時,白蘿卜有幾個這樣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倍。
出示3個紅蘿卜,再討論白蘿卜是紅蘿卜的幾倍。
(4)師追問:你又發現了什么?(3個3)每個3分別表示什么?
(5)探究:這兩個問題都是把誰看成一份的量?一般情況下,我們在解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時,都要把“是”后面的量看成一份,不信,你看。(出示課件:粉花、黃花)教師及時追問:誰是一份的量?
(6)即時練習:圈一圈,判一判(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