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駱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2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分角色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 在評價朗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和討論,從文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2個生字;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要用心觀察和思考的道理。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潛心讀書,體會文中蘊含的道理。
學習訓練方法;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蘊含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找駱駝》,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吧。
1、 播放錄音。
2、 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學生概括大意。)
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畫出生字詞語,標出自然段號,先自己讀一讀,在同桌讀一讀。)
2、 認讀字詞。(只要求讀準字音。)
3、 分自然段讀課文。指導個別句子的讀法。
4、 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跛” “憤憤不平” “不緊不慢”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 :
◆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交流:
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他很多地方都沒找到,心里很著急。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人在前邊走,就趕上去問:“老人家,您看見沒看見一只駱駝?”
商人忿忿地說:“別騙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駱駝藏起來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這么詳細?”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腳有點跛。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至于駱駝往哪兒去了,你應該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①啟發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后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a.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后,可能因為心急,到處亂找,結果沒找著。
b.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現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③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么?
2、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①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后開展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②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小結: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現的。這就是《找駱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四、作業布置。
1、熟讀課文。2、給課后生字組詞。3、將學完課文后所受的啟發記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第二課時
識字教學
一、認讀生字。
1、 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 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