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駱駝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語:忿忿、不緊不慢。
3、通過了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發現這些特點的,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猜謎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載重。風沙干旱都不怕,戈壁灘上是英雄。你知道它是誰嗎?
2、看圖
師:是啊,它就是駱駝。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有著“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們。(出示圖片,認識:雙峰駱駝的特點——背上有兩個駝峰,體毛很長,褐色,頭頂有簇毛;單峰駱駝的特點——背上只有一個駝峰,體毛較短,很高大)
3、揭題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找駱駝》。(板書課題)
二、自讀自悟
師:在讀書之前,老師給你們一個自學提綱,它能幫助你們帶著問題進行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
出示自學提綱:(課件)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理解新詞的意思,可利用工具書、也可聯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2、理解詞義
師:通過自學,你理解了哪個詞語?
跛:腿腳有毛病,走路身體不平衡; 馱:背; 忿忿:很生氣的樣子;
不緊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樣子;究竟:畢竟、到底;
至于:課文中指另外再提到一件事。
3、齊讀詞語
4、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詞語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一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著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準確判斷,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評價:你讀書非常仔細。
四、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
師:讀書就是要多思考,只有多思考,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新的發現和收獲。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可以劃一劃有關的句子。
(1)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2)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師:把你的思考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也聽聽別的同學有什么發現。
3、小組匯報歸納,學習重點段
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認真。好,誰來說說,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1)出示: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
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又看見 ,所以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