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駱駝
因為老人還看見 ,所以知道 。
(3)句式比較,從“果然”理解老人的判斷準確無誤
師:同學們,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最終找到駱駝了嗎?(找到了)你從文中哪個詞知道的?(果然)
師:請你比較這兩句話,說說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第二句)
從“果然”這個詞你可以體會到什么?(老人的判斷非常準確)
(4)讀一讀,想一想
師:為什么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呢?請你再讀一讀這一段,想一想。(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進而指點商人找到駱駝。)
4、啟發學生思考
師: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可從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方面說,可從老人樂于助人方面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說。)
5、教師小結
師:老人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樣子,卻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達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貌”的境界,真可謂是觀察與思考的典范。
五、再讀課文
1、想象,再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來表演讀一讀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要想象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
2、給人物語言補充提示語,指名讀
師:老師給他們的對話加了提示語,你能看著提示語,讀得更好嗎?
評價:還可以再夸張一點。
你簡直就是一個小小表演家。
3、分角色讀
師:老師請一對同學來演一演商人和老人。(指名)
男女生合作,男生演老人,女生演商人。(男女生合作讀)
六、拓展寫話
師:請你任選其中一項寫一寫。
1、你想對老人和商人說什么?
2、商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七、總結
師: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明白了:遇到問題,不能光著急;要冷靜,要動腦筋思考。
《找駱駝》反思
《找駱駝》一文記敘一個商人丟失了一頭駱駝,很著急,一個老人憑著自己的觀察,進行了合理的分析,推理,指出了商人丟失的駱駝的特征,最后,在老人的指點下找到了丟失的駱駝。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本課重點是了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發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理解老人為什么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因此,針對課題和重點語段,我引導學生質疑,重點理解: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力求突破難點。執教之后。我對整堂課進行了反思和重建。
一、在思維訓練過程中加強語言表達的規范性
在攻克本課難點“為什么老人明明沒有見過駱駝,卻能夠準確地說出駱駝的樣子”時,我引導學生質疑,提出從老人觀察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之間,他是怎么想的。原先打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豐富的想象去討論,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但是在執教時,我忘記了這一環節,導致在交流反饋時,學生交流還不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