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教學設計2
指名說。
師:說的多好啊!送給了她一顆真誠的心,送給了她希望,那是生活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們感受到了她的仁愛,感受到了她對小女孩的同情和體貼。
板書: 善良、仁愛。
三、感受金吉婭對家人的體貼
過渡:一個對陌生小女孩付出愛的孩子,對自己的家人卻只買了棒棒糖,這是不是說明她對自己的家人一點兒也不體貼呢 當然不是,那么課文中那些地方其實表達出了金吉婭對自己家人的體貼,關心呢 自己默讀1~4自然段,劃出能表現金吉婭關心,體貼家人的句子,并且好好體會一下。
1、理解沉默不語的句子:
⑴ 生讀有關語句。
⑵ 品讀沉默不語:
師:什么是“沉默不語”不用舉手,自己表演表演。
生表演(不說話,靜靜等待。)
師:對,什么話都不說。哦,老師這下明白了,文中的金吉婭“沉默不語”就是什么話都不說,什么事都不想。
看生反應。
(若著急地)師:不對呀!怎么不對呀!
讓生明白應該是什么都不說,但心里卻想了很多事。
⑶ 那沉默不語的金吉婭究竟在想些什么?
⑷ 指導朗讀:
透過“沉默不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帶著這樣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讀相應句子。
是啊,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心事重重,還有誰想讀讀這句話?
⑸ 哥哥,姐姐興高采烈是什么樣呀?誰愿意讀?
生練讀,指名讀。
生表演。
⑹ 對比著朗讀。
⑺ 小結:
透過“沉默不語”,聯系上文,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感受到她的心里想著家人,體貼家人。
2、品讀“金吉婭的頭低得很低很低,顯然在為沒能給我們買到象樣的禮物而難過。”
指名說,指導朗讀。
3、原來,金吉婭對自己的家人是歉疚的,這更顯現了她的善良,對家人的體貼。那么,孩子們,你認為金吉婭送給家人的就僅僅是棒棒糖嗎?指名說。
四、是呀,正是因為她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讓媽媽高興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出示:
“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齊讀。
作為金吉婭的家人,你想說什么呢?
師:作為姐姐的你也會──
生讀語句。
師:還有我們,我們在座的每一個被感動的人啊,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
師生齊讀。
五、課文中還有誰對誰很愛呢?你從哪兒看出來?默讀課文找一找,然后交流“手足之愛”,“母子之愛”
六、八歲的金吉婭,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打動著我們
聽,圣誕的樂章敲響了,給予樹上有著一個小女孩的夢想。給予樹下另一個只有八歲的叫作金吉婭的小女孩幫她實現了這個夢想。可以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時的幸福笑臉。那她又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或做寫什么呢?
七、指名說現在你能說說課文為什么取名叫《給予樹》嗎
八、其實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如果你碰到了,你會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