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綜合資料
指導朗讀可參考下面的節奏示例。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當學生多遍入情入境地朗讀之后,便及時引導學生看圖誦讀,達到熟讀背誦。
(五)練習提示
課后1、2題,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課后第3題,是結合課文內容的擴展練習。基本要求有三點:第一,學完本課后,讓學生去觀察春天的柳樹,在觀察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第二,觀察之后組織學生說一說自己觀察到的情景和感受。第三,用兩三句話寫出春天柳樹的美。此項練習的意義在于,一方面把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去親自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要學生進行實實在在的觀察、表達訓練。為取得好效果,要選擇好活動時間和觀察點。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 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 解題:“詠”,通過寫詩作文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2 自己試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每句話讀通順。
3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4 利用生字卡,多種方式檢查指導認讀生字。
5 指導讀課文,把課文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了解詩句大意。
1 自讀詩歌前兩行,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同學間互相解答,教師相機點撥,理解重點詞語:碧玉、妝、萬條、絲絳等。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說說詩的大意。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2 同樣方法,使學生理解第三四行的重點詞語,了解詩句的意思。
3 把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看著插圖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1 指名讀,評議指導;教師范讀,學生仿讀。使學生讀出詩的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感情。
2 看圖練習背誦,好像是面對真實的情景作詩。可指名到講臺上看圖背誦。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 用生字卡讀生字。
2 分析字形,說出難寫的字的記憶方法。
3 指導寫字,教師示范書寫,學生仿寫。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如果課前已安排觀察,可在練習背誦環節之后進行說、寫訓練。如果時機不成熟,課前沒安排,則另外組織觀察,練習說寫。
a.背景知識。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創作繁榮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的詩壇上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產生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和流傳后世的千古絕唱。因此,唐詩成了我國古典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如何來欣賞這些美麗的詩篇,來繼承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呢?本文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方法,它運用多種手段,循循善誘地使我們漸漸進入佳境,領略到唐代詩歌高妙悠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