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
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描寫春天的古詩,本課掛圖。
學生: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收集描寫春天的古詩。
【教學思路】
這兩首古詩描寫的是春天的內容,教學時,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學習詩句。古詩的學習要以誦讀為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可以教師范讀、音樂配讀等。教師指導學生邊讀邊體會詩句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達到對詩句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指導朗讀時。重點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詩的節奏感。可以結合看圖,想象情境來感悟詩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所想所感。再通過誦讀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還記得古詩《贈劉景文》和《山行》嗎?
2、談話:
美麗的秋天轉瞬即逝,隨著冬天的離去,春天悄悄到來。古往今來,贊美春天的詩不少,你知道哪首?今天我們隨著古代詩人賀知章和朱熹一起走過迷人的春天,看看他們分別贊美了春天的什么?
1、齊背兩首古詩。2、說出自己知道的描寫春天的古詩。
自讀兩首古詩。 提出自讀要求:
1、把兩首詩讀得正確、流利,認識生字。
2、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根據要求自讀古詩。 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絳”“濱”的讀音)2、巡視指導。
3、相機點撥。
⑴ “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枝是“綠絲絳”?
⑵ 引導體會情感。
⑶ 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
⑷ “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談談“萬紫千紅”嗎?
4、指導朗讀:
⑴ 指名讀,師生評議。
⑵ 以讀代講,師生合作:
聽老師讀散文,你能用恰當的詩句來對答嗎?(詩句的解釋)
1、個人讀詩。2、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3、全班交流。
⑴ 作答。
⑵ 自己說說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
⑶ 想象作答。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⑷ 借助圖片、視頻等感受春天的“萬紫千紅”。
4、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⑴ 自讀,邊讀邊想象。讀后評議。
⑵ 聽老師讀散文,對詩句。
用一定的方法記憶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檢查 指名背誦兩首古詩。 個別背誦。 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引導學生聯想記憶。
“妝”女化妝,打扮自己;“裁”跟做衣服有關,因而有“衣”;“剪”指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