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案
4、理解“小巧玲瓏”的意思。
(從三方面進行引導:⑴ 補充介紹:翠鳥體形很小,身長只有15厘米,相當于大人的拳頭那么大;⑵ 結合翠鳥停的地方--葦稈的特點進行體會。⑶ 觀察 課件中的翠鳥圖進行體會。)
5、學生看多媒體課件中的彩色翠鳥圖,練習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翠鳥的外形。
五、欣賞總結
1、課文第一段從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個方面把翠鳥描寫得栩栩如生、活潑可愛。你們認為哪些句子寫得最精彩?引導學生鑒賞、朗讀。如:
⑴ 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襯衫。
⑵ 頭上的羽毛是橄欖色和翠綠的,背上的羽毛是淺綠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⑴句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翠鳥的頭部、背部、腹部羽毛的特點,從中透出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如此精彩?
⑴ 作者認真地進行了觀察并且對翠鳥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
⑵ 寫作時,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了翠鳥的特點。
3、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第一段。
⑴ 學生分小組練習有感情朗讀。
⑵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⑶ 師配樂有感情朗誦。
⑷ 學生進行配樂有感情朗讀、背誦。
六、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語
2、背自己喜歡的句段。
3、在積累本摘抄好詞好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新的朋友──翠鳥,大家還記得它的樣子是怎么樣的嗎?
二、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翠鳥的資料
三、讀悟2、3自然段
1、過渡:這位捕魚高手到底怎樣捕魚的呢?我們來讀一讀2、3自然段吧。
2、請大家自由朗讀2、3自然段,劃出描寫翠鳥怎樣捕魚的句子。
3、指名讀出有關的句子。
4、讀句子,用“____”標出描寫翠鳥捕魚的動作的詞。引導理解這些詞句。
5、隨機引導學生對比理解兩組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生動:
⑴ 課件出示對比句:
① 翠鳥叫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② 翠鳥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⑵ 學生讀,想想兩個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哪個句子寫的好,為什么?
⑶ 小組學習,發表個人的看法。
⑷ 師生合作體會句子表達的具體、準確。
⑸ 用同樣的方法比較第二組句子:
① 翠鳥離開葦稈,很快地飛過去。
② 翠鳥蹬開葦桿,像箭一樣飛過去。
⑹ 感情朗讀,讀中升華對語言的理解。
四、讀悟4、5自然段
1、過渡:翠鳥不但外形美麗,捕魚本領也很高,你們喜歡嗎?如果你就站在水邊,看到可愛的翠鳥,你會有什么想法?(指名表白)作者又是怎樣想的呢?
2、自讀4、5自然段,找出描寫作者想捉翠鳥的句子。
3、讀老翁的話,想想你從中知道什么?
4、師生合作體會。
5、應該怎樣讀出老漁翁的語氣,讓學生試讀讀。
6、指名表演讀。(比賽讀、評讀)
五、小結全文
1、積累訓練:
課文描寫了一只外形美麗,動作敏捷的翠鳥,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好,把你喜歡的讀(能背的可以背)給大家聽一聽。(小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