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說課稿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評價學生的閱讀時,我尊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不居高臨下的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張揚。
(三)、競讀、展示讀。
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敢于展示自我、樂于與他人分享成功快樂的品質。
(四)、角色體會,培養(yǎng)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學生扮演翠鳥,教師以記者的身份對翠鳥們進行采訪。我設計了下面的采訪問題:
(1)、翠鳥們,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
(2)、你們叼魚的本領很高,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叼魚的?
(3)、你們還想向我介紹些什么呢?
(4)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么要求嗎?
前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于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并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說說課本中沒講到的,自己懂得的有關翠鳥的知識,讓學生感受課外學習與積累帶來的好處。
第四個問題通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翠鳥的視角審視現(xiàn)狀中人和動物的關系,內化地衍生出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五)、換位研討,領會寫法。
本文的寫作特點十分鮮明,但對初學寫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寫作方法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采取與學生換位的辦法,把學生推到自主研究的地位。
我設計了這樣的請求:我要寫一篇介紹鸚鵡的文章投到報社發(fā)表,我的文章該怎么寫才寫得生動吸引人呢?請大家一翠鳥為例幫幫我好嗎?
(六)、拓展探究,激發(fā)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
課內的學習是有限的,而課外的知識卻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本中走出去,到更廣袤的課外領域。設計下面的作業(yè)。
網上及我們學校圖書館里有不少介紹翠鳥和其它動物的文章或書籍,你們可以去看看,一定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以上是我對《翠鳥》以課教學的粗淺認識,不當之處請各位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