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通過引導學生想象,聯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實際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教學難點是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建議
課前組織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森林的破壞情況,植物與水土流失,植物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步驟設計
教學互動設計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設問質疑
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靠著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么樣 (板書)那么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么會這樣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要求:借助拼音和同學之間的合作,掃清文字的障礙,將書讀正確,流利.
教師點撥:讀音難點主要有"澈,湛"(翹舌音),"湛,棟"(前者為前鼻音,后者為后鼻音).注意不要將"湛"讀成"shèn",將"裸"讀成"guǒ".難確定的部首:犁,查"牛"字部;黎,查"禾"字部.
掃清文字的障礙.
2,再讀課文,思考:那個"美麗的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 美麗的小村莊"變化的過程:最開始那是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接著人們開始砍樹蓋房, 造犁,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后來,樹木大量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最后,大雨之后,河水暴漲,小村莊為水卷走,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了解課文寫作順序,也就是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
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指出需要提醒同學的地方.
2, 如學生未提到,教師點撥:如:"森,蔥,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應該協調."蔥"的中間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補"不是"示補";"黎"的上部右邊的不能寫成多一撇的"勿";同樣是"木"這個部件,在"森,棟,柴"中就有很大的不同;提醒學生注意,很多獨體字作偏旁時具體形狀要發生改變,如"蔥"中的"心","砍"中的"石"等.
每節課寫好幾個字,慢慢就學會了寫字.
第二課時
鞏固生字
引入新課
1,聽寫: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黎明
2,用幾句話說說這個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故事.
回憶課文內容,引入新課.
細讀課文,探究原因,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這個村莊變遷的原因.說說你是從那些語句看出來的,劃出有關語句.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a,"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指名再讀,其他人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