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正如它的題目,講述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環境優美的小村莊,村莊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森林。人們靠著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莊里的人們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嚴重的后果——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文章呼吁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文章語言簡樸,含義深刻。通篇課文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但在讀完課文之后,讀者會油然而生一種對人們錯誤行為的惋惜和譴責。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二、教學對象分析我班的學生活潑可愛,喜愛新鮮的事物,但他們的環保知識還是較為缺乏,對亂砍亂伐及人們對環境的破壞等情況還了解的不夠。此外,該年齡階段的學生雖已初步具備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但體會蘊含在課文中的道理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特制作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創設良好的具有人文親和力的環境,在圖、文、聲、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學生就能饒有興趣的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對小村莊毀滅的惋惜之情,及對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三、教學目標分解 目標 知 識 點 學 習 水 平 識記 理解 應用 品評 模仿 操作 反應 價值判斷 認 識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 √ 技 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 √ √ 3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 √ √ √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 √ √ √ 情 感 5受到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教育,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具備初步的環保責任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