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教育學生懂得要愛護自己的家園──地球,決不可以去任意傷害迫害它。
2、理解小村莊變化的根本原因。
3、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詞語描寫景物的。
【教學重、難點】
準確的理解小村莊變化的根本原因,學習作者是怎樣準確的運用詞語描寫景物的。
【教學目標】
1、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2、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教具準備】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美麗的小興安嶺》實況錄象,引入新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二、新授
1、教師范讀最后一自然段:
問:你從這段中體會到了什么?(心情很沉重)
帶著你們的體會齊讀這段。
2、這個小村莊原來是什么樣子的?(美麗的)
看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早先的小村莊。(早先的小村莊有幾排瓦房,周圍的樹木郁郁蔥蔥,旁邊有條清澈的小河,春天,鳥兒在樹上鳴叫,各色的野花盛開,老人們在樹旁散步,孩子們在樹林間玩耍,大家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你們說的真好,可是這樣的一個很象樣的小村莊被洪水卷走后,什么都沒有了。這時你會產生什么問題?
學生甲: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
學生乙:是什么原因使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
3、默讀課文,畫出有關使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的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投影提示: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⑴ 讀這句話。
⑵ 把橫線補充完整。(誰家想做家具,誰家想燒柴……)
⑶ 指名讀這句話,評讀。
4、人們這樣做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什么都沒有了)指名讀第3自然段。
投影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⑴ 指名讀這句話。
⑵ 從這句中找出有關系的兩個詞。(減少、擴大)
⑶ 結合課文內容用有關系的兩個詞說一句話。(每個人去植樹,樹木會不斷的增多,裸露的土地面積會不斷縮小。)
⑷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出什么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把樹木變成了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土地的面積越來越大。可以看出人們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壞了生態平衡。)
投影出示:
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⑴ 齊讀這句話。
⑵ 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不僅砍伐樹木破壞生態平衡,而且把樹木當成取暖做飯的柴燒掉,冒出的柴煙又污染了環境。)
5、想象一下這時的小村莊會是什么樣呢?(只剩下一些光禿禿的樹樁了)
6、造成這樣光禿禿小村莊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為造成的。即亂砍亂伐樹木,破壞綠化。)
投影出示: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⑴ 齊讀這句話。
⑵ 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含義。(由于人們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洪水襲來不僅卷走了光禿禿的小村莊,還卷走了包括住在小村莊的人,以及人們靠斧頭得到的家具等生活用品,告訴人們要植樹,要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