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的教學設計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學安排,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以關鍵問題為切入點,生生討論、師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讀的魅力,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然后,教師創設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本課的寓意。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運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積累運用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能在閱讀中質疑、解疑,發表見解,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點、難點:
1. 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2. 訓練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 激發閱讀寓言的情趣 。
教學準備: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則寓言故事。讓我們先來聽聽吧!
3.這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請看黑板,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34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全班交流易錯、難讀的字音。多音字“圈”和輕聲音節“窟窿”“街坊”。
3.請一位學生讀課文,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題意。
1.課題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1—3自然段,用“——”畫出第一次丟羊的原因,用“﹏﹏”畫出丟羊后街坊和養羊人的表現。
2.交流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3.交流第一次丟羊后街坊和養羊人的表現。指導學生讀出街坊的擔心、著急以及養羊人的滿不在乎。
4.分析第二次丟羊。重點指導學生體會兩個“又”。并讓學生練習用“又”字說話。
5.有了第二次的丟羊,養羊人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呢?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句子,重點指導學生體會“后悔”和“接受”。
6.養羊人認識到自己的錯后,接著做了什么?課件出示兩個句子。一句是課文上的原句,一句是去掉“趕快”和“結結實實”的句子。指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趕快”和“結結實實”的好處,并試著跟“趕快”換詞,練習寫幾個像“結結實實”這樣的詞。
7.討論交流養羊人現在補牢遲嗎?
五、體會寓意。
1.出示畫面,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這次會說什么?
2.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從而揭示寓意。
3.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
六、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 情感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寓言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使他懂得故事蘊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