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讀中感悟《檢閱》教學案例與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弊⒅馗形虿粌H是語文教學的特點,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更是語文教學實施的方法和措施。
傳統的教學過于強調傳授和灌輸,忽視了學生主體的感受,對此,我們必須徹底轉變教學觀念,讓“感悟”充盈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心靈的體驗、感悟,將知識深深地植入內心深處。
一、走進文本 誘導感悟
〔案例一〕師:(出示圖影片)。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參加檢閱的盛大場景:在這對整齊隊伍的第一排走著一位拄拐的男孩。他就是博萊克。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卻走的如此精神,如此自信,他幾乎忘記了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他以出色的表現博得了觀眾對他的稱贊,觀眾是怎樣稱贊他們的?
生(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
師:觀眾為什么這樣稱贊他們呢?除了隊伍走得整齊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原因呢?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走進課文,走進博萊克吧!
〔反思〕以圖片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進行自主學習,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很快地進入角色。
二、圍繞重點 自主感悟
〔案例二〕師:請同學們聽2—6段的錄音,邊聽邊思考;博萊克在贏得觀眾稱贊的背后曾發生過怎樣的事?
生:參加檢閱時要不要博萊克參加這件事大家感到很為難。
師:你們從那些語句中感受到大家的為難呢?
生1:從“大家都鴉雀無聲”這句話中感受到的,誰都不愿意說這件事。
生2:一個隊員說“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說明很難辦。
生3:我是從第六段標點符號感受到的,這一段有很多問號……
師:是!這一段共有五個問號,多為難!誰能把這種為難用朗讀的方式傳遞給大家呢?
〔反思〕: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品質都不一樣,閱讀同一文內容個人的體會心得也有差異。沒有個性化的閱讀,就沒有創造性的閱讀,所以,在閱讀實踐中要引導、鼓勵學生自主、自覺地投入到求異創新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喝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創設情景 深層感悟
〔案例三〕師:我不明白博萊克截肢了,已經不適合參加檢閱了,直接告訴他不就行了嗎?我相信他會理解的,還用這樣為難嗎?
生:不能直接告訴他,直接告訴他,會傷害他的自尊心的。
師:能傷害自尊嗎?我不相信,我們來模擬以下如何勸慰博萊克。(誰覺得自己能說會道,愿意承擔起勸慰博萊克的任務,剩下的同學和我就是博萊克,聽聽他們是怎樣勸說的,聽了他們的勸說后博萊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生1:“對不起博萊克,你是殘疾人,為了國家榮譽,你就不要去了。”
生2:“為了集體榮譽,博萊克,檢閱時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體養好!
生3:“博萊克,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養好了,下次再參加吧!
……
師:如果你是博萊克,聽了這樣的勸告,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個殘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這些勸告會讓我很傷心。
生2:我本來就很傷心了,F在又受到了這樣的打擊,以后可能會放棄,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生3:我好傷心啊!他們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殘疾人。我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