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七顆鉆石》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水罐發生的一次次變化。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愛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重點句子來讀懂課文,體會小姑娘的愛心及愛心的神奇力量。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到一次次神奇的變化都是源地于小姑娘無私的愛心,從而受到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音樂:《愛的奉獻》
二、談話引入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溫暖,也會給你帶來快樂和健康,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
三、初步感知課文
錄像,錄音朗讀。要求:學生邊聽朗讀,邊思考:故事中的水罐發生了哪幾次變化?
看完后小組討論,再抽生回答,師相機板書(空→滿→銀→金→跳、涌)
四、讀中領悟水罐的神奇變化
生自由讀課文的2、3自然段,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直接描寫水罐變化的句子,并標上序號。
學生讀文,勾畫,師巡視指導。
抽生讀第一個句子。這個句子中的“竟”字說明了什么?(出乎意料,也表現出了水罐的神奇)你能通過讀把它的神奇表達出來嗎?抽生讀。
學生接著讀后面幾次變化的句子。生讀了第5句后,師問:你覺得這個句子中的哪些詞能突出水罐的神奇?(涌、跳)應該怎么讀才能表達它的神奇?你能試著讀讀嗎?誰能比他讀得更好些?再讀
五、透過神奇,感悟愛心
小組討論:每次水罐發生變化前,小姑娘都做了什么?從她所做的事情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交流:水罐第一次發生變化前,小姑娘做了什么?
她找到水了嗎?為什么? “哪兒”這個詞這說明了什么?她都到過哪些地方去找水?在找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從這件事你體會到了什么?(板:媽媽)
講述:正是由于小姑娘對媽媽的愛,讓她擁有了一 罐水,小姑娘這時的心情怎樣?(高興)
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喜出望外)這時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你覺得應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小姑娘當時的心情呢?(重讀“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趕緊”)自己試著讀讀,抽生讀。
講述:小姑娘真是太高興了,她抱著水罐匆忙往家跑,結果被腳底下的一條小狗絆倒了,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如果是你,這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生談談)可是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往手掌里倒了一點水,小狗把它舔干凈了,變得歡喜起來。)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板:動物)
小姑娘捧著水罐回到家,把水罐給母親,母親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從母親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女兒)
小姑娘接過母親遞過來的水罐正要喝口水的時候,突然要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這時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
小姑娘不渴了嗎?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把這些詞語打上點,你能把小姑娘當時的感受讀出來嗎?抽生讀。如果是你,在水就可能決定著生與死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生談談)可是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板:他人)
師:同學們,現在知道是什么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發生神奇的變化了嗎?(板: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