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教學實錄(閱讀部分)
生:長成高個子、漂亮的姑娘。(師出示13段,板書:高個子、漂亮)
師:小姑娘長大后高興嗎?一起讀一讀這段,相信你們能夠通過朗讀把小姑娘長大后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5、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師: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請小組讀書討論。(小組學習要求:1、小組先齊讀9----12段;2、再討論解決”問題。)
各小組按要求學習。
師: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誰來說一說?
生1:小姑娘做家務時,個子太矮,她就天天想長大,她就慢慢長大了。
生2:她是在勞動中長大的。
生3:在一次媽媽得重病,小姑娘幫媽媽做家務,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她不知不覺長大了。
生4:因為小姑娘心疼媽媽,為了能幫媽媽做事情,她就漸漸長大了。
師:綜合大家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小姑娘主要是通過做事情使自己長大起來的。(板書:做事情。)因此,想長高而沒有長高的同學從今天開始不用發愁了,為什么?我們找到了一個長高的秘方----做事情,通過做事情,女同學就能長成高個子、漂亮的姑娘,男同學能長成高大、英俊的小伙子。(生笑。)
師:小姑娘先做了哪些事?(出示第9段,生看課文說事情。)師看課件說做的事情。
師:小姑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就漸漸長大了。小姑娘做的這些事中,你會做哪些?
師問一男生:梳小辮子你該不會做吧?(不會)不過,也不妨學一學,雖然自己用不著,但可以幫有辮子的小妹妹或者班上的女同學梳嗎。
師再請一位有小辮子女生:你來說一說。你這個小辮子是誰梳的?
生:我媽媽梳的。
師:從今天開始自己學著梳,好嗎?(女生點頭。)
生3:我會自己煮飯,還能看菜譜炒菜。
師:你真能干。
師:這一段共有四句話,每一個句子都應有不同的讀法,你們覺得應該怎么讀?讀一讀,想一想,懂得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
生1:第四句要讀出小姑娘長高后很興奮。
師:為什么要讀出興奮的心情?
生:因為小姑娘長高了一些,胳膊也長長了,能自己梳小辮子。
師:請你帶著興奮的語氣讀。(生帶著興奮的語氣讀。)
生2:小姑娘梳小辮子夠不著后邊,她盼望能長大,因此第三句要帶著盼望的感覺讀。(師請該生讀。)
生3:第一句要讀出小姑娘愿意、喜歡做事情。(師請該生帶著愿意、喜歡 的心情讀。)
生4:因為小姑娘梳小辮子手夠不著后邊,所以第二句應讀出苦惱、著急的語氣。(生帶著苦惱、著急的語氣讀。)
師:請大家帶著愿意、苦惱、著急、盼望、興奮的感覺讀這段。大家有沒有信心讀好呢?
師:小姑娘除了做自己的事外,有沒有幫媽媽做事呢?(有。)做了哪些事呢?請同學們自己讀10、11段,邊讀邊用小三角號標出小姑娘做的事情。
師:當媽媽生病時,小姑娘幫媽媽做了哪些事?
生:買菜、冼碗、做粥、洗衣服、曬衣服。
師:當媽媽的病好了,小姑娘是不是就不做事了?(不是。)她又做了哪些事?
生:擦玻璃、刷廚房、收拾衣柜、送奶。
師:小姑娘在幫媽媽做事的過程中又使自己長大了。
【設計意圖: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合作、探究課文,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樂于探究精神。】
6、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小姑娘不管是媽媽生病還是病好了,她都堅持幫媽媽做事情,可見她對媽媽是多么的關心和體貼啊!你們能夠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現在請你們離開座位找讀書伙伴讀互10、11、12段。讀書伙伴讀得好的,別忘了表揚他;讀書伙伴讀不好的,請給他提一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