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就改(習作訓練)(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案兩篇)
一
教材分析
這是多幅圖的看圖作文。四幅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必須先在總體上看懂四幅圖的主要意思,搞清圖上畫著幾個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這四幅圖畫面生動形象,圖意清晰明了:一個小男孩在路上亂扔香蕉皮,一個小女孩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滑倒了,被一個少先隊員扶起來。后來,小男孩知錯就改,撿起香蕉皮扔進了果殼箱。
重點:能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段話。
難點:抓住每幅圖的主體畫面,仔細觀察,展開想象。
訓練目標
1.初步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圖畫,能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段話,并能恰當地選用詞語。
2.知道要講文明,不能亂丟果殼。
訓練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類課文,叫“習作訓練”課。(板書:習作訓練)也就是學習如何寫文章的課。今天的主要內容是看幾幅圖說一段話,并把它寫下來。
2.整體感知:
在小黑板上出示掛圖,引導學生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地觀察。
(1)這幅圖主要講誰?(小男孩。因為第1幅圖出現的就只有小男孩。在四幅圖中,小男孩出現的次數最多。)
(2)主要講小男孩的什么事呢?要求:大致上講清圖意。
(一個小男孩在路上亂扔香蕉皮,一個小妹妹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滑倒了,被一個少先隊員扶起來。后來,小男孩知錯就改,撿起香蕉皮扔進了果殼箱。)
師:這四幅圖的題目就叫“知錯就改”。板書:知錯就改。
(3)再次看圖,局部了解。
剛才我們已看懂了這幾幅圖主要講小男孩的事。那么:
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方呢?引導學生看圖l。(小男孩挎著書包,可見是個小學生,他走在放學路上。板書:放學路上)
這件事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的事物進行分析聯想。(圖上畫著花壇和人行道,可見小男孩是邊吃香蕉邊穿過馬路和人行道,他把香蕉皮扔在人行道上。板書;起因:亂扔香蕉皮)
這件事的經過怎樣?引導學生看圖2、圖3。(第二幅圖畫著一個小妹妹跌倒了,旁邊還畫著香蕉皮,可見小妹妹是不小心踩著了香蕉皮才滑倒的。第三幅圖的主體畫上畫著一個少
先隊員扶起正在哭的小妹妹。小妹妹為什么哭了?可以想象她一定摔疼了。少先隊員看看哭得傷心的小妹妹,又看看旁邊助香蕉皮,她會怎么說?圖上稍遠處還畫著小男孩回頭看。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小男孩一定聽到小妹妹的哭聲并聽到少先隊員說的話了。這時,他會怎么想?聯系第四幅圖的意思可以推測小男孩一定認識到扔果皮的危害了。板書:滑倒、扶起、看見)
這件事情的結果怎樣?引導看圖4。(小男孩回過身撿起地上的香蕉皮,把它扔進了果殼箱,可見他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板書:結果:趕快跑去)
(4)第三次看圖:要求用一、兩句話,把每幅圖說正確、說清楚。
指名說,師生評議、補充。
圖1:小男孩走在放學路上,他左手拿著一只香蕉正住嘴里送,右手將香蕉皮往后一扔。
圖2:有個小妹妹走過來,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一下子倒在地上。小女孩疼得哇哇直叫。
圖3:一位少先隊員看見了,馬上走過來,把小妹妹扶起來。小男孩看見了,覺得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