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 教案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6反 思主備人:王燕教學目標:通過觀察掛圖,使學生懂得預習、復習課文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課內外主動預習、復習的習慣。教學重點:教給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一課時一、復習已經學過的習慣(1)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愛惜學習用品(2)樂于傾聽,勇于發言認真寫鉛筆字(3)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4)勤查字典主動識字(5)認真寫鋼筆字認真寫毛筆字二、看圖,認識預習的意義,明確預習的要求1.想:我們為什么要預習呢?預習有什么好處呢?。2.對于我們來說,預習有什么具體要求呢?看書中的圖:(1)第一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2)指名讀黑板上的預習要求并板書2.小結:是呀,你們是學習的主人,自覺地預習,你會發現你自己能學會和理解課文中的許多內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一些問題,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樣我們的自學本領就增強了,閱讀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我們的頭腦越用越活了。三、學習方法,借助方法預習《1. 長城和運河》1.夸夸圖上同學。看書中的圖,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是怎樣做的?(看圖回答,看圖②③④⑤,弄懂他們是怎樣預習的?)(1)同學們,你們預習時,坐得真端正!讀得真認真!(2)你有不懂的問題輕聲問老師,你真是個不懂就問的好孩子。(3)你們邊讀邊圈圈點點,多專心哪!(4)你們小組合作交流多熱烈呀!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2.嘗試預習(1)出示預習的步驟第一步:試讀課文,用"--"畫出生字新詞,提問:畫出了生字新詞,你會怎樣處理?第二步:生再讀課文,出示長句子,學生讀,難讀通順。小結第三步:學生再讀課文,畫出不懂詞句,打上“?”。教師提示:不懂的詞句如何解決?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②查字典。③小組交流。④質疑。(2)用以上步驟進行預習3.總結(1)看第三頁最后一幅圖,問: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覺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促使我們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學好每門功課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四、提出課外預習的要求1.過渡:預習課文可以在課內,也可以在課外,瞧,他們是怎樣做的?看圖⑥。(1)查工具書。(2)查相關資料。 五、明確復習要求及重要性1.預習可以提高我們的自學能力,使我們開動腦筋、思考問題,那學過的東西為什么要復習呢? 2.聽童第周的故事討論:(1).復習可以讓我們將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牢,使我們的能力更強。(2).每天要復習當天所學內容。一個單元下來,可以復習生字詞,再次鞏固識記要求背誦的課文等等。 六、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課前要預習、課后要及時復習,大家可要堅持這樣,形成良好的習慣呀,老師相信大家能做到。 七、作業繼續預習《1. 長城和運河》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匯報預習本課情況,相機提出為什么要認真完成作業。 2.“認真完成作業”既是我們的學習任務,更是一種好習慣,它可以檢驗我們知識掌握的情況,可以鞏固我們所學知識,增強我們的學習能力。每個同學都要養成這個好習慣,你才能成為真正的成功者。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培養良好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 二、欣賞優秀作業。 1、學生看書上第4頁的下圖。 2、指名說說看后的感受。 3、集體評議本班認真完成寒假作業的同學,加以表揚。 三、觀察圖片,明確要求。 1、學生觀察第5頁的圖片,弄清圖畫的意思。 2、小組討論:應該怎樣認真完成作業? 3、集體交流: (1)書面作業:書寫工整、字跡漂亮。認真思考后,再動筆。還可從態度、坐姿、執筆、練習本擺放等方面評議 (2)口頭作業:認真對待,反復朗讀。 (3)拓展作業:廣泛搜集資料,擴大視野。 4、小結:認真完成作業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寫好每項作業,我們可以有效地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應該持之以恒。作業:第一課時——1、預習習慣篇“認真完成作業”。2、想一想自己養成了哪些好習慣?還有哪些壞習慣要改掉?寫一篇日記。第二課時——1、復習習慣篇。2、對照書后習題再次預習第一課。教后記:這是我開學第一天上的公開了,當學習完幾篇課文之后發現,這節課所教內容著實有效!學生真正學會了預習。復備人:王燕 學生說以前預習的6步驟:讀、畫、標、注、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