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節倍思親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尊重學生個性感悟,并通過學生的個性感悟,使學生對詩、文的理解更多元化,從而達到讀文悟情的目的。
2.在讀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詩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總第 108 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能說說詩句的意思。
3.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鋼筆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綠線中的4個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導入
1.談話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背誦思念家鄉的古詩。
2.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自由讀讀。
3.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板書:每逢佳節倍思親
4.解釋題意。
(1)“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朝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里的詩句,意思是每逢遇到美好的節日就會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
(2)簡介王維
王維(公元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后遷局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他是唐代著名的詩人、畫家。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初步談談預習的收獲,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預習效果。
2.組織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自讀建議:
(1)讀準生字的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語。理解詞語可以聯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記號與同學討論等。
(3)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古詩的主要意思。
3.學生帶著所提出的問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4.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適時作個別指導。
5.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專注地聽讀,發現錯誤,教師引導學生幫助正音,特別要注意翹舌音。出示課文中的部分詞語,學生練讀增強記憶。
6.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分節朗讀。
7.分組朗讀全文。
8.學生說一說,讀過課文后,你知道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主要內容,說說古詩的意思。
三、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朗讀情況。(學生拿出生字卡片讀一讀、再出示小黑板抽讀)
2.指導書寫“插、逢、憶”。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總第 109 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和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重陽、興高采烈”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在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難點:領悟課文內容,交流閱讀感受。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字詞,聽寫
2.引導回憶第一課時所學內容,進行交流。
二、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離開”、“來到”、“兩年了”等詞語,理解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意思,體會詩人孤獨一人在他鄉做客的寂寞心境。
3.通過“重陽節又到了”、“扶老攜幼”、“興高采烈”、“看著”、“更加”等詞語,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體會詩人作客他鄉,在重陽佳節家家團聚的歡樂氣氛中,更加難以抑制的思念親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