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節倍思親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能結合課文內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說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能運用詩句,表達身居外地的游子的鄉愁。
教學重、難點:背誦古詩,通過語言文字體會王維濃濃的思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自古以來,思鄉是個永恒的話題。
大詩人李白曾經這樣表達他對家鄉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大詩人王安石也曾這樣吟誦——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也詠出了這樣的千古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二、由“情”入“詩”,初步感知
1、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詩
1)自由讀(出示這首詩,請同學們用心用情地讀上三遍。)
2)指名讀(2—3生)——你讀出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倍思親)
3)齊讀 (讀出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
2、過渡:
這種濃濃的思鄉情,需要我們走進詩人的內心去細細地品味,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感受大詩人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齊讀課題)
三、由“詩”入“文”,體會詩情
1、出示學習要求,師巡視指導
默讀課文的2-3自然段,畫出能體現王維倍思親的語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王維的倍思親都體現在哪些語句中,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3、交流第2自然段:
“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a理解“倍思親”。能不能結合這句話說說“倍思親”這三個字的意思?
要讀出王維的倍思親就要讀好這幾個詞語。(指名讀)
b這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是怎樣的呢?到第2自然段中找到這句話。
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1)理解內容
師問:“有沒有不懂的問題?”那老師要考考你*“扶老攜幼”是什么意思?*你能說說“興高采烈”有哪些近義詞?
2)說話練習
重陽佳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古代這些傳統節日都非常隆重,這一天,人們頭插或者臂戴茱萸,飲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長壽,這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讀好這些詞語,就能讀出人們歡度節日的熱鬧。(指導讀詞)
用上這些詞語,結合你了解的重陽節的習俗,用這樣的句式說說大街上的熱鬧。
(出示課件: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大街上熱鬧起來了,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真是——。)
3)指導朗讀
大街上的熱鬧、人們的興高采烈不屬于身在長安心在家鄉的王維,在王維的心里
街上越是熱鬧,他越是——思親
人們越是興高采烈,他更加——思親
同學們再讀第二自然段,我們不僅能讀出大街上的熱鬧更能體會王維的孤單寂寞。男生讀第一句話讀出大街上的熱鬧女生讀第二句話讀出王維的倍思親。
4)拓展練習
雖然王維害怕過節,但是每個節日還是會如期而至。
提供詞語:粽香四溢、龍舟競發、舉家團圓、歡天喜地、喜笑顏開、張燈結彩、賞月飲酒、興高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