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組《獻出我們的愛》整體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本組課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安排了三篇精讀課文:《掌聲》《一次成功的實驗》《給予樹》,一篇略讀課文:《好漢查理》。
一個“愛”字貫穿全組課文,課文的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人間真情。有關“愛”的專題在前幾冊課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單元內容有所擴展,內涵更加豐富。從愛家人到愛朋友、愛同學、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這些愛都包含著更多的時代內容。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就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現代兒童濃濃的愛。本組課文設計從兒童實際生活出發,以兒童之間愛的故事為引導。口語交際也是通過夸獎身邊的同學來表達愛。
二、單元教學目標設定
1.能夠認識漢字23個,會寫38個。運用所學過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替換偏旁、字形比較等方法識記生字。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掌聲》一課要讀出人物情緒的變化,《一次成功的經驗》中人物的對話也應讀出不同的語氣。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
4.逐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合作的能力。如搜集圣誕節卡片、閱讀有關合作的小故事。
5.學習abb式的形容詞,試著讓學生練習說點短語或句子,進行詞語的積累。
6.背誦《三字經》,了解成語,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有趣,繼承傳統美德。
7.引導學生發現謎面中句式的特點,訓練思維,體會語言的妙處。
8.夸夸身邊的同學。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現優點,真心實意地贊揚同學。
三、教學整體構思與教學建議
1.整體構思。
學習單元導語,了解這個單元有哪幾篇課文,圍繞什么主題,寫了哪些內容。能初步概括每一篇課文的大意。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
2.具體建議。
“課前體驗──課中閱讀──課后拓展”,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閱讀面。具體安排如下:
(1)渲染氣氛,導入課題。教師可以從快樂的氛圍導入新課。分別以聽歌曲《掌聲響起來》、親自實踐游戲、欣賞圣誕節音樂、播放《好漢歌》。
(2)初讀課文,自主質疑。四篇課文均以記事為主,都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讓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要求讀出問題來,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接著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單問題立刻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讓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掌聲》一課,老師可以抓住兩次“掌聲”,讓同學們思考:“同學們的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有什么不同?”《一次成功的試驗》可以引導學生抓一些關鍵詞語來深化學生理解。例如,“順利”、“不假思索”兩個詞。《給予樹》一課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是難點。“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這句話的表達方式是把“實物”和“精神品質”聯系在一起,顯得新穎而別致。在體會句子含義時,教師可以提問:“媽媽為什么說金吉婭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呢?”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好漢查理》這篇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邊讀邊思考,查理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談一些真實的看法,如怎樣看待“壞”孩子等。這也是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做一個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