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組《獻出我們的愛》整體
(4)感悟體驗,注重朗讀。《掌聲》表現的情緒有起伏,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出這些變化。關鍵是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進入情境中,領悟到人物的喜怒哀樂。比如,課文的前半部分語調要低沉緩慢一些,后半部分要活潑跳躍一點,這些都是由課文描寫的氛圍變化決定的。朗讀指導要穿插在對課文的理解中,可以提示學生,你覺得這里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為什么?例如,朗讀“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教她跳舞”這句話時,可以先聯系英子的來信讓學生討論: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這是因為英子從同學們的掌聲中感受到了愛,并從這種愛中獲得了動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她很珍惜同學們的掌聲。因此,這里要讀出歡快的語氣。
(5)課后拓展。每篇課文的作業設計基本上采用“作業超市”的形式展開。如說說生活中你見到殘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找一找通過合作、團結取得成功的小故事;談談自己讀文之后的感受等等。
(6)整體回歸,拓展延伸
結合語文園地進行,可選內容如下:
a、基礎大會戰:字詞大比拼、成語擂臺賽等等
b、說說已經會背哪些《三字經》。
c、本單元學習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d、小練筆:自由練筆,與本單元學習有關即可。
四、學情分析
四篇課文均來自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如每課教學設計的課前體驗。讓學生觀察身邊殘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搜集反映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相關資料《張海迪的故事》;準備實驗用的瓶子、小石塊;了解圣誕節,準備卡片;了解《水滸傳》,聽聽《好漢歌》等。以此更好地感受課文帶給我們的人間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