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展銷會》的教學反思
《小小展銷會》是三年級上冊練習7中的口語交際課,這節課以展銷買賣為話題,通過“走進大商場——做個小推銷員——學當小顧客——生生交際”展開口語交際活動。以“買賣”為線索,以“活動”為媒介,以“口語交際”為目的,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動得有趣,學得有味,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展銷會雖然結束了,可孩子們參與其中的熱情仍然感動著我,情境設置的成功,使學生活躍起來,也使他們成為這節課的真正主人!同時,從他們身上我加深了對口語交際課的理解:
一.口語交際課與學生的生活經驗
1.口語交際能力來自生活
生活給予了學生我們無法準確估計的口頭表達和應對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性格特點,在學生第一次踏入小學校園的時候,就已經在他們身上涂抹上了最初的色彩,在他們的口語交際中顯現出來。
口語交際課的口語交際活動是那樣的依賴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依賴學生平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經驗和交際特點。一堂口語交際課的交際活動如何進行,怎樣才能使學生進入角色,愿意交流和表達,在一節課里給予學生充分的交際機會讓學生盡可能地提升自己口語交際能力。這一切的起點是學生的已有經驗,突然,他們的經驗被一下子喚醒,常常并不是教師預想的那個時刻,在他們腦海中的一域亮起來,煥發著不可抑制的機敏和生動。然后,課堂就是學生自己的課堂了,活動就是學生自己的活動了——因為需要。
教師所要做的,是對課堂上那個學生眼睛一亮的時刻的預設:為了那個時刻到來的精心準備——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設計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創設交際情境,使學生盡可能真實、自然地進行口語交際。更是捕捉:從這個點生發開去,從情感態度、語言習慣、口語交際能力諸方面面向全體全面推進,多個回合,雙向互動使使學生經歷另一種交際情景,積累新的交際經驗。
2.口語交際課中的交際情境并不等同于生活場景
從課堂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小顧客、小推銷員的精彩表現出人意料,平時內向的孩子,由于對自己準備商品的了解,對多組活動的適應,依靠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輕松地進行著自己的角色表演。課堂教學模擬生活場景,卻給予學生實際生活中難以遇到的更多機會,更高要求的交際平臺。當孩子走進課堂模擬的生活情境中時,更多的精彩就是他們的了。生活中的"顧客推銷員"有著孩子們還不能理解的微妙規則,而在課堂上就無須顧慮:重要的是雙方進行交流與溝通,是在他們言語外殼下的情感、態度、習慣和認識。
二.口語交際課與思維訓練
口語交際教學本身的即時性和交互性凸顯了思維訓練的價值。"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口語交際活動是多么需要思維品質的有力保證:積極參加討論交流(低段),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地方與人商討(中段)。達到這些要求是需要動一番腦筋的,這確實是對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和深刻性的挑戰與磨礪。交際的層面已從圍繞"展銷"的買賣雙方的交際互動擴展制至更多,更多的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里積極地思考著。
教師課前的預設,應該是對學生思維訓練的價值了然于胸,知道通過課堂交際可以訓練學生的哪些思維品質,能從話題中發掘學生思維訓練的線索。需要注意的是,思維訓練在口語交際中有時是外顯的,更多的時候是隱性的,是包裹在語言交際中的。智慧的靈光一閃是在交際活動中生成的,是有心插柳而在不可預知的時候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