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20恐龍(第二課時)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20恐龍(第二課時)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
3、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千奇百怪。
2、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來做個猜一猜的游戲,好嗎?看看哪一個同學了解得多。知道他們的名字就馬上站起來大聲地說出來。(出示恐龍圖片,學生說說它們的名稱)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了解得真多。是呀,恐龍這種強大的爬行動物生活在兩億年以前,那時(出示第一小節)
大約兩億年以前,地球上到處是大片大片的沼澤,深谷里、山坡上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那時恐龍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自由讀,讀后你有什么感覺)(齊讀)
兩億年以前,特別是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恐龍這種強大的爬行動物主宰了一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兩億年前的恐龍世界。(課件出示)
二、引導探究,認識恐龍
1、從這一段錄象中,你看到了哪些恐龍?
教師總結,出示: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
(指名朗讀)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種類 多
形態 奇
2、是呀,恐龍除了種類繁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的,這么多種恐龍,他們各自怪在哪里?讓我們大聲讀讀課文第第2自然段。用“○”圈出恐龍的名稱,用“——”劃出他們的特點。
3、學生自學。
4、交流,師總結并板書:雷龍 龐然大物
梁龍 身體很長
劍龍 有劍板和尾刺
三角龍 有三只大角
在這些恐龍中,雷龍是這時代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動物。
▲雷龍:
1、學習雷龍
(1)書中哪個詞最能概括雷龍的特點? (出示:龐然大物)
“龐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你認為怎樣的事物才能稱為是龐然大物?
誰來讀好這個詞語?(指名讀、齊讀)
(3)文章是怎樣來寫雷龍龐然大物的呢?(出示)
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
從哪里可以看出雷龍是個龐然大物?
“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我們來看,這里是把雷龍和誰在比?這種說明方法就叫——作比較(板書)
和幾頭大象比?“六頭”,用了一個數字來說明,這是——列數字(板書)
老師告訴你:一頭大象大約5噸,雷龍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到底有多重,你們來算算,可見它真是個————龐然大物。
“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聽過打雷的聲音嗎?那是什么感覺?課文把它的踏步聲比作雷鳴一般,再一次說明它是個——龐然大物。這句把雷龍的腳步聲比作——?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寫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