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③小姑娘漂亮了很高興,那小小子呢?(出示句子“小小子呢……可真有口福呢。”)
④男同學們,讓我們像槐鄉的小小子,到槐樹下大飽口福。(男生讀第三句,一邊讀一邊做動作“裝”、“拿”、“塞”。)
指名表演讀、評議、齊讀。
4、你喜歡槐鄉的小姑娘呢?還是小小子?為什么?
槐鄉的小姑娘:(歡樂愉快)
槐鄉的小小子:(可愛調皮)
5、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三、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五月,槐花漫山遍野、潔白無暇、美麗無比、香飄萬里,這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他們打槐花、吃槐花飯,熱情招待客人,用槐花裝扮自己,槐鄉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是純樸可愛的孩子!所以說——生讀: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四、作業。
1、把課文中描繪的畫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下來。
2、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摘抄你最喜歡的幾句話。
[板書設計]
槐花飄香的季節 多 美 香
21、槐鄉五月{ 熱情好客
槐鄉孩子的季節 {
快樂生活
[作者簡介]作者陳淑嬌,大專學歷,小學一級教師,自1999年調入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以來,積極參加學校的語文課題組《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轉變》實驗研究活動,平時教學能與教研實驗相結合,課堂中很注意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體驗情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閱讀的方法。本設計參加區級交流公開教學活動。
簡評:
本課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色是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中品、讀中悟。
1、以讀貫穿始終。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怎樣讓學生真切地體會課文中優美的語言,感受槐鄉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鄉孩子的美好品格,教師沒有過多地講解分析,而是運用各種形式的讀(想象讀、品讀、表演讀等)讓學生感受課文意境,受到情感熏陶,通過讀讓學生理解語言、欣賞語言,促進語言積累和語感積淀。
2、重視詞語教學。本節課的設計,在方法手段上,教師摒棄了那種脫離語境,就詞解詞的場景,如“別”與“戴”的區別;“裝”、“拿”、“塞”這三個詞的辨析都采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對這些詞語有比較準確、比較感性的認識。這樣的詞語教學,學生越難以遺忘,越容易被提取,才是有效度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