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細無聲——探尋《五花山》課堂教學語言的魅力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7潤物細無聲——探尋《五花山》課堂教學語言的魅力[主題背景]
語言是課堂的靈魂,教師的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的語言,是激發學生個體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生動智慧的語言,有助于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創造出一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間,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因此,平時我們應注重精雕細琢課堂語言,使自己的語言更加有魅力.
《五花山》是人教版第五冊的一篇寫景文章.寫了五花山春,夏,秋三季不同的顏色變化.文章語言優美,適宜學生朗讀積累.其中描寫秋天的這個段落是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連句成段的,可對學生進行這個段式的訓練.本篇文章可讓學生在品讀優美語句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感受五花山那五彩斑斕的美,那大自然獨有的奇妙的美,從而讓學生心中升起對美的喜愛,熱愛,向往的思想感情.寫景文章重在品味語言美,體驗自然美,教師富有啟發性,韻味性的引導語可謂是整堂課的生命線.
[情境描述]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說說自己所見到過的山是怎樣的 (生:高大的,綠綠的……)
師:你們所看到的山都是普通的山.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一座非常奇妙的山.板書:五花山
2,指名讀課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五花山肯定是五顏六色的,五光十色的,五彩繽紛的……)
師:五花山真的有這樣美嗎
[評:一句簡單無華的引導語,卻起到了很好的過渡作用,質樸中見智慧.學生們心中的五花山是美麗的,令他們神往的.這一問問到了學生的心里了,激發起學生閱讀文本的好奇心,可謂順水推舟.]
二,初讀課文.
1,師:打開課文讀讀,看看哪些地方你想到了,哪些地方你還沒有想到.爭取把課文讀正確,通順,碰到難讀的劃條橫線多讀幾遍.(生讀,師巡視,并相機板演:綠油油 熟透
紫絨幕布
2,請學生看黑板,指導讀好詞語.其中的紫絨幕布的意思相機利用臺上的幕布來理解.先指導讀詞,再讀帶有這個詞的句子.
3,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我知道五花山很美……(停留在感受上)師引導:你還知道了課文寫了——生答:五花山的景色.師:寫了五花山什么時候的景色 (生答,師板書:春 夏 秋 )
師:你還知道了這是一篇——生答:寫景的文章.
[評:當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教師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位老師的引導是那么自然,并且處處體現了學生本位的思想,并沒有讓學生因為回答不出而產生畏難情緒,影響課堂學習的情緒.]
4,寫景的文章應該怎樣學呢
生:多讀優美的句子,發揮想象,要把好的句子抄下來……
師: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去領略五花山的美景.
三,賞讀課文.
(一)春天部分
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生讀得很有味道,有種淡淡的感覺.師相機抓住淡淡的這個詞,引導學生讀出淡淡的綠,并相機板書:淡淡的
師:這冒出來的芽會說話呢!它是怎么出來的 (抓住冒體會)這讓你感覺 (生:舒服,精神煥發……)就帶著這種感覺讀讀吧.
[評:優美的散文是神與形的統一,傳達這種精髓的耐人尋味的詞句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本段的閱讀教學摒棄了空洞的字詞教學,只抓住淡淡的,冒,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以讀代講,不斷地去品味淡淡的綠,品味冒帶來的生命的活力,讀出一種淡淡的綠所特有的淡淡的生命力.]